共建ESG生態體系 2024金牛企業可持續發展論壇在上海舉行
圖為2024金牛企業可持續發展論壇暨第二屆國新杯·ESG金牛獎頒獎典禮在上海青浦區舉行,中證·國新ESG產品服務體系正式發布。
12月6日,由中國證券報和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主辦,國新咨詢有限責任公司、上海西虹橋商務開發有限公司承辦的“2024金牛企業可持續發展論壇暨第二屆國新杯·ESG金牛獎頒獎典禮”在上海青浦區舉行。多位上市公司高管、政府部門代表、專家齊聚現場,深度探討共建ESG生態體系、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具體路徑。
上海市青浦區委副書記、代理區長金曉明表示,近年來,青浦努力踐行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的光榮使命,現已集聚上市公司37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4家、各類總部型企業逾100家,引領帶動全區經濟發展穩中快進。當前,青浦正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全力推動人與自然更和諧、社會文明程度更高、經濟增長更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這與ESG關注的“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的理念高度契合。
多位專家學者在主旨演講環節分享了各自研究領域的最新觀點。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陳文輝認為,“雙碳”戰略是一條“雪厚坡長”的投資賽道。“長”是因為這條賽道的確定性,未來資本若積極布局綠色低碳新產業,可持續分享低碳轉型紅利;“寬”是因為大量相關產業仍處于萌芽期,隨著綠色能源和減碳技術的成本不斷降低,越來越多的行業將被納入“雙碳”賽道,同時也會不斷衍生出新的產業;“厚”則意味著新產業和新業務會層出不窮。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黨委副書記杜國功介紹,下一步,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將繼續完善前期研究成果,繼續優化中國國有企業ESG信息披露質量評價方法,開展本土化的ESG評級體系研究。一是對標國際主流的ESG信息披露指標,充分兼容國內各部委有關可持續信息的披露要求,將已有成果上升為中國國有企業ESG信息披露質量評價標準和指引。二是著力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ESG評價體系。三是積極推動構建中國國有企業ESG-ETF“1+N”指數體系,進一步鼓勵開展細分、專題、多元化的投資主體和評價指數的研究工作。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宋葛龍在分析當前經濟運行態勢時說,從“量”上看,我國GDP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繼續保持領先;從供給側看,生產持續回升,產業升級穩步推進;從需求側看,消費潛能加速釋放,服務消費持續較快增長;從投資看,規模持續擴大,制造業投資、大項目投資增長較快,高技術產業投資活力強。隨著存量政策持續顯效、增量政策有效落實、政策組合效應不斷釋放,11月和12月的經濟運行有望延續10月以來不斷向好態勢。
今年是A股ESG信息披露邁向“標準化”的重要一年,截至9月末,已有超過220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3年可持續發展報告或社會責任報告。業內人士預計,ESG將加速邁向強信披時代。在此背景下,中國證券報攜手國新咨詢啟動“第二財報”提升行動,正式發布中證·國新ESG產品服務體系。秉承多年資本市場和ESG研究經驗,依托強大的專業隊伍和深厚的研究能力,雙方將強強聯合,為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賦能。
在本屆論壇期間,“第二屆國新杯·ESG金牛獎頒獎典禮”同步舉行,現場揭曉第二屆國新杯·ESG金牛獎榜單,共計250個獎項。綜合榜單包括ESG金牛獎百強、央企五十強,分項榜單包括ESG金牛獎碳中和二十強、科技引領二十強、治理二十強、鄉村振興二十強、新銳二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