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質量發展丨加速產學研用融合 湖北競逐合成生物產業新藍海
??新華網武漢12月13日電(張潘、劉懷元)近年來,湖北全力打造合成生物產業發展高地,充分發揮高校和龍頭企業引領支撐作用,加速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競逐合成生物產業新藍海。
??湖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陳守文教授形象地說,合成生物技術就是將細胞、基因片段、蛋白質等“零部件”有機組合在一起,對生命體進行有目標的設計合成,創造出全新的生命體。
??2024年湖北省科技大會上,陳守文教授團隊“高效地衣芽胞桿菌細胞工廠平臺創建及產業化應用”項目獲技術發明一等獎。針對地衣芽胞桿菌相關技術難題,他和團隊發明了基因高效編輯、發酵性能提升等技術,創建了具有國際影響力、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細胞工廠平臺。
航拍湖北大學。新華網發
??“我們在技術上不斷取得突破,為實現產業化打下基礎?!标愂匚恼f,肌苷酸、鳥苷是重要的食品增鮮劑,通過合成生物學技術進行菌種設計與改造,重塑產品生產工藝路線,提高合成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目前該技術已與廣東一家企業簽訂項目合作,共同開展高效合成肌苷酸、鳥苷的產業化開發。
??他介紹說,此次校企合作,將革新肌苷酸、鳥苷等產品的傳統生產技術,為實現地衣芽胞桿菌高效細胞工廠平臺在生物制造領域的廣泛應用奠定基礎,這也是湖北大學省部共建生物催化與酶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前沿科學服務現代生物制造產業發展的生動案例。
??湖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師生開展實驗研究。新華網發
??“湖北競逐合成生物產業新藍海,必須強化以用為導向開展高質量科研,尤其是從無到有的跨領域創新。”湖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魏子貢說,在動物病毒毒力因子結構解析與抗體替代物迷你粘體設計方面,團隊已在豬藍耳病毒、流行性腹瀉病毒、圓環病毒等病原感染控制上取得系列重要進展,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優良工業菌株是生產醇和有機酸的核心?!痹谖錆h光谷生物城,武漢睿嘉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楊世輝說,團隊已成功設計出高效工業菌株,實現對木糖渣、農業秸稈、淀粉加工廢棄物等多樣化非糧原料的利用,獲得25項授權發明專利,其中包括23項中國發明專利和2項美國發明專利。公司也先后獲得“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湖北省創新型中小企業”“光谷瞪羚企業”等榮譽。
光谷生物城片區。新華網發
??“通過科研成果轉化,已實現纖維素乙醇千噸級及乳酸百噸級中試。”楊世輝說,團隊正推進建設萬噸級示范線,預計3到5年內實現乙醇和乳酸產量十萬噸。
??去年,湖北省首個合成生物產業園在宜昌建成,國內酵母行業龍頭企業安琪集團宜昌公司是首個入駐的主體項目。隨著安琪酵母的落戶,華東醫藥、微構工場等龍頭企業也紛至沓來。到2035年,湖北合成生物產業園將力爭形成500億元產業集群。
??湖北省合成生物產業技術創新聯合體籌備會在宜昌召開。新華網 連迅 攝
??為加強產學研用協同攻關,今年5月,湖北大學與安琪集團等單位推動成立湖北首個合成生物產業技術創新聯合體,集中攻關解決湖北省合成生物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短板問題,以市場化運行機制,面向醫療醫藥、化學品、生物材料、生物能源、農業和食品等領域,推動湖北乃至全國合成生物產業升級。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覃先武說,通過合成生物產業技術創新聯合體,公司與科研單位緊密合作,在分子改造、基因工程等基礎方面,能夠更直接更有效率解決產業技術需求。
??在武漢江夏光谷南大健康產業園,湖北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嘉必優生物技術(武漢)股份有限公司與江夏區人民政府、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將共建武漢合成生物中試基地。
??武漢合成生物中試基地建成后,將在全球范圍內篩選具備中試轉化條件的優質項目進行就地轉化,實現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生物制造產業集群,助力武漢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光谷南大健康產業園。柳斌 攝
??在湖北荊門,瞄準未來食品產業,中國農谷(屈家嶺)合成生物未來食品產業發展聯盟應運而生,聯盟成員包括威高集團、華潤三九控股華潤圣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湖北肽益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等知名科研機構和企業,形成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強大陣容。
??屈家嶺管理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易俊洲說,聯盟將通過探索合成生物未來食品前沿技術,引領未來食品發展,在屈家嶺形成科技、資本、產業、渠道四位一體的全球合成生物未來食品智造中心。
??今年,湖北在省級科技計劃中首次設立合成生物技術創新專項,聚焦新型基因編輯酶與DNA大片段組裝、人工酶設計與改造、工業菌株重編程、生物酶高效合成等重點方向,安排專項資金支持重大科技項目與重點研發計劃。
??湖北省科技廳還組織優勢單位申報并牽頭承擔“合成生物學”“綠色生物制造”“前沿生物技術”“生物安全關鍵技術”“生物與信息融合(BT與IT融合)”“生物大分子與微生物組”等與合成生物相關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及重大專項33項。
??目前,湖北省合成生物產業蓬勃發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趨勢進一步增強。湖北正加速形成以武漢光谷生物城為龍頭,以宜昌打造合成生物產業園區和中國微生物第一城為契機,以襄陽、荊門、十堰、鄂州等地為支撐的聯動發展格局,譜寫合成生物產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