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基金投顧金牛獎評選啟動
2月28日,由中國證券報主辦的第三屆基金投顧金牛獎評選正式啟動。
證監會近日發布的《關于資本市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實施意見》指出,完善投資顧問制度規則,推動公募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轉常規,探索構建行業執業標準,培育壯大人才隊伍,有序擴大可投產品范圍。
《實施意見》的出臺,標志著基金投顧行業正加速從試點探索邁向更加規范化、專業化的發展軌道,以更完善的規則、更開放的生態和更普惠的服務,回應時代賦予的“提升投資者獲得感”的使命。
截至2024年10月24日,公募基金投顧試點已滿五年,60家試點投顧機構服務客戶規模持續擴大,投顧策略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隨著投顧試點轉常規的呼之欲出,基金投顧行業將呈現執業標準體系化、人才隊伍專業化、服務場景多元化的新趨勢。
這一系列變革的背后,是基金投顧的價值內核愈發清晰——它不僅是破解“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難題的關鍵路徑,更是提升資本市場的成熟度,引導更多長期資金入市,促進市場的穩定與繁榮的重要抓手。
在基金投顧行業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轉折點上,第三屆基金投顧金牛獎的啟動,既是對行業標桿的遴選,更是對改革方向的錨定。評選旨在通過建立公募基金投顧多維度的科學評價體系和交流平臺,展示基金投顧行業的優秀機構和管理人,提升服務居民財富管理需求的能力,推動行業向規范健康方向發展。
參與本次評選的機構需收到中國證監會“試點開展基金投資顧問業務有關事項的復函”,對外展業滿一年(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或服務客戶數10萬人以上,或服務資產規模超過20億元,且在評獎年度內無監管部門處罰記錄、無重大違規事項發生、無事后經證實的重大負面新聞等。
本屆基金投顧金牛獎評選有三大變化:第一,本屆評選將評選區間由原來的一年拉長至一年半,更加注重考察基金投顧機構的長期業績以及對基金投顧的長遠戰略布局;第二,本屆評選對規模的考察在考察基金投顧機構存量規模與增量規模的基礎上,增加了對基金投顧機構在評選期間內“權益增量規模”的考察,考察基金投顧機構在震蕩市中權益策略產品受認可程度;第三,“基金投顧機構金牛獎”和“基金投顧卓越回報金牛獎”的評選,將適當提高“產品最大回撤”這一指標的權重,考察基金投顧機構在震蕩市中控制回撤的能力以及投資者獲得感是否提升。
作為資本市場和資管行業頗具分量的獎項,中國證券報主辦的“金牛獎”憑借著對公正、公平、公開、有公信力原則的嚴格執行,受到監管層和行業的廣泛認可,已成為中國資本市場最具公信力和影響力的權威獎項之一,成為引領中國資產管理行業健康發展的一面旗幟。
第三屆基金投顧金牛獎評選,將在充分調研、核實信息數據的基礎上,結合定量和定性兩部分進行綜合評價。從顧問服務、投資者獲得感、智能科技、業務創新等方面對基金投顧機構進行綜合評價。
符合條件的參評機構可通過中證金牛座App下載第三屆基金投顧金牛獎報名表,填報數據及相關信息,并于截止日3月15日之前將報名表發送至工作組指定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