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建言:用好貨幣政策工具 促創新穩預期
優化和創新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用好支持資本市場的兩項貨幣政策工具……2025年貨幣政策調控重點明晰。
多位代表委員和業內專家認為,人民銀行有望研究設立與消費、外貿等領域相關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圍繞促進資本市場穩定運行,將持續提升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兩項工具使用的便利性,適時推動工具擴面增量。
在關鍵領域發揮獨特作用
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通過定向調控與精準滴灌,能有效平衡總量與結構目標,在關鍵領域發揮獨特作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優化和創新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更大力度促進樓市股市健康發展,加大對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提振消費以及民營、小微企業等的支持。
在支持科技創新方面,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日前透露,優化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政策。具體而言,進一步擴大再貸款規模,從目前的5000億元擴大到8000億元至10000億元;降低再貸款利率,強化對銀行的政策激勵;擴大再貸款支持范圍,大幅提高政策的覆蓋面;與財政協同,保持財政貼息力度;優化再貸款政策流程,提高政策實施的效率和便利度等。
在提振消費、穩定外貿方面,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也有望發揮定向支持的作用。潘功勝表示,研究創設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重點支持科技創新領域的投融資、促進消費和穩定外貿。
關于提振消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銀行參事魏革軍建議,探索設立與消費有關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機構發放消費信貸,促進擴大消費,引導投資和消費實現動態平衡,形成“政府培育消費,消費激活市場,市場引領企業,企業擴大投資”的良性循環,不斷提高我國經濟體系的韌性。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認為,可研究提振消費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與包括財政工具在內的其他政策工具更好地搭配。
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運行
更大力度促進樓市股市健康發展是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明確要求。
市場普遍認為,資本市場既是信心的“風向標”,也是金融資源配置的重要渠道,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為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運行,需更好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功能作用。
在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田軒看來,這兩項工具已經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完善空間。可進一步明確工具使用條件和范圍,如優化貸款條件、提高貸款效率以及優化資金分配機制等。
魏革軍建議,有關部門根據前期兩項工具實踐經驗和業務開展情況,不斷優化相關政策,探索常態化的制度安排,提升工具使用便利性,適時推動工具擴面增量,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運行。
潘功勝表示,將用好支持資本市場的兩項貨幣政策工具,與證監會探索常態化的制度安排,支持資本市場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