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本次關于房地產稅立法的表述,其含義在于兩點。第一、房地產稅立法是地方稅體系建設中的重要環節。第二、房地產稅立法強調“穩步推進”的概念,這也意味著后續會積極推進,同時也會對一些細節性內容做斟酌。
-
鐵路領域來看,中國鐵路總公司后續將深入推進股份制改革,落實國有企業微觀市場主體地位的重要舉措,建立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通過實行規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業成為適應市場的法人實體和競爭實體,按照《公司法》的規定,建立由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組成的公司治理結構。
-
中信證券指出,非洲豬瘟疫情導致能繁母豬產能繼續去化,養殖散戶仍在不斷退出,規模化養殖戶補欄積極性低。短期來看,豬價低點已經過去,豬價反轉在即;中期來看,2019年豬價向上確定性較高,周期高點或將出現在2020年。建議關注生豬養殖板塊的溫氏股份、牧原股份等。在禽類養殖方面,生豬供給預計將逐漸短缺,作為替代品的雞肉,需求將有明顯增加,疊加白羽雞前期引種不足影響仍在,預計板塊景氣將持續至2020年以后。建議關注圣農發展、民和股份、益生股份、仙壇股份等。
-
平安證券表示,醫藥行業經過2016、2017以及2018下半年的調整,當前估值僅有20倍(對應2019年),處于歷史性的低位。老齡化背景下醫療需求穩定增長,其認為醫藥行業仍具備很強的投資性價比。并建議精選細分領域和個股,回避不確定性較大的仿制藥和輔助用藥板塊,需求具有更深護城河的高景氣細分領域龍頭。
-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創新項目融資方式,適當降低基礎設施等項目資本金比例,用好開發性金融工具,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重點領域項目建設。落實民間投資支持政策,有序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
-
中信建投證券認為,目前異地支付、醫療救助力度不斷加大,未來仍有醫保控費壓力,建議關注創新轉型企業的龍頭以及受醫保控費影響較小的板塊。整體投資思路還是推薦繼續聚焦優勢賽道的好公司。長期看好創新藥頭部企業及醫藥外包、器械細分、醫藥分銷、連鎖服務和零售領域的龍頭公司。
-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接受中國證券報采訪時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國資國企改革的表述有所變化。去年政府工作報告,把國資國企改革作為基礎性關鍵領域改革任務之一,今年則是作為重點領域改革深化的突出任務之一。
-
聯訊證券認為,細分行業中生物制品獲益明顯,尤其是行業集中度較高的疫苗和血制品行業。A股上市主要疫苗公司有智飛生物、沃森生物、康泰生物、華蘭生物、長春高新等,血制品行業可關注天壇生物和華蘭生物。
-
光大證券認為,提升醫療質量是根基,提升醫院運營效率本質上是要為有效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服務,總體利好醫療服務和高臨床價值品種,利空輔助用藥和低性價比過期原研藥和高價仿制藥。
-
人口老齡化是當前我國面臨的重大壓力,隨之而來的就是數量龐大的老年人口的養老問題。東北證券的研報顯示,至2030年,65歲以上人口將達到2.65億人,占比將達到18.51%;2050年65歲以上人口將達到3.48億人,占比將達到26.49%。中國社會未來將面臨巨大的養老壓力,養老產業的完善和革新迫在眉睫。
-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2019年基建投資力度加大,成為拉動投資的關鍵力量。分析人士指出,在加大城際交通、物流、市政基礎設施等投資力度,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短板傳統的基礎設施投資上,以新技術、新科技為主要方向的新型基礎設施以及以先進制造為主的工業領域投資將成為2019年固定資產投資的新增長點。制造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5G商用、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有望成為新興投資的重點。
-
分析人士表示,機械設備、化工、汽車、有色金屬、家用電器、建筑材料、計算設備、煤炭開采等行業會受益。也有券商人士表示,政府對重資產、科技含量高的制造領域進行支持,高端裝備制造會是重點鼓勵的一個方向。
-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6.5%;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國際收支基本平衡,進出口穩中提質;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金融財政風險有效防控;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000萬以上,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