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公司二季度調研忙
次數遠超去年同期 偏愛科技和消費
銀行理財公司二季度調研忙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27日記者發稿,今年二季度以來,已有17家銀行理財公司參與上市公司調研,合計調研436次(去年同期為184次),涉及240余家A股上市公司。
從被調研公司所屬行業來看,主要集中在半導體、電子元件、食品加工與肉類行業。
調研之際,銀行理財公司紛紛加大權益資產配置力度。5月,兩只由銀行理財公司發行的權益理財產品完成募集。展望后市,多家銀行理財公司認為A股已具備中長期配置價值,建議均衡配置。
偏愛半導體等行業
4月以來,招銀理財、興銀理財、杭銀理財、匯華理財、寧銀理財等17家銀行理財公司參與了上市公司調研,合計調研436次(去年同期為184次),涉及240余家A股上市公司。
其中,銀行理財公司最“偏愛”深市主板公司。招銀理財調研最為積極,調研次數和調研上市公司家數最多,調研次數達110次,調研上市公司97家。從被調研公司所屬行業來看,銀行理財公司最關注半導體、電子元件、食品加工與肉類行業。
記者注意到,機械工業自動化零部件生產商怡合達是近期各類機構調研的“大熱門”,2021年年報和2022年一季報發布后,怡合達頻頻接待機構調研。從市場表現來看,自最新財報發布至5月27日收盤,怡合達股價累計漲幅為44.06%。
業內人士認為,銀行理財公司近段時間加大對A股上市公司的調研力度,從側面折射出銀行理財資金對權益市場發展的信心,是在為以后進行權益投資“探路”。
權益類產品發售“回歸”
5月以來,隨著A股市場估值修復,銀行理財資金也再次積極投資權益市場。
中國理財網信息顯示,青銀理財的“璀璨人生成就系列人民幣個人理財計劃成就系列”2022年204期和205期分別于5月16日和25日募集結束。此前最新的權益類銀行理財產品則是招銀理財2月21日募集結束的“招卓專精特新權益類理財計劃”。至此,今年以來,銀行理財公司共發售了5款權益類產品。
雖然此前由于市場波動,部分銀行理財公司降低權益類資產倉位、提升現金類資產占比,但從中長期看,權益投資是銀行理財公司的重要發力點之一。有銀行理財公司透露,未來將加大投研力度,適當增加權益資產。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監管部門也在鼓勵銀行理財公司探索權益投資。銀保監會3月16日會議要求,加大權益類資管產品發行力度,支持理財公司提高權益類產品比重。
發行長期限產品是銀行理財公司加大權益投資的一大途徑。“對于銀行理財公司而言,在產品設計上,要從創設中等期限的產品入手,培育全社會在財富端長期投資的理念。銀行理財公司也要有意識地根據客戶生命周期特點和財富規劃逐漸發行長期限產品,把長期限產品的量越做越大。”某銀行理財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部分企業中長期投資性價比較高
展望后市,銀行理財公司大多表示,看好A股權益市場的長期投資價值。“A股的艱難時期可能已過去,未來隨著企業復工復產,市場風險偏好可能隨著經濟景氣度回升而提升。”光大理財宏觀研究員周鑫強表示。
站在當前時點,工銀理財認為,資本市場的風險與機遇并存,部分優質企業已經具備了中長期維度下的投資性價比。
青銀理財表示,歷經一季度下跌,目前軍工、醫藥等行業已經進入景氣度和板塊估值相匹配、價格合理的階段,預計二季度市場會有所反彈。行業配置方面,建議關注景氣度和板塊估值相匹配的軍工、半導體、建筑建材行業,也相對看好成長類板塊的投資機會。
中郵理財投研團隊則相對謹慎,其研判股市短期內仍將維持低位震蕩,建議等待市場調整后適度增加配置,布局方向上建議以價值品種為主、成長品種為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