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家信托公司披露2023年度業績報告 房地產信托資金規模持續壓降
根據記者梳理統計,截至5月6日,已有51家信托公司披露2023年度業績報告。平安信托、中信信托、重慶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在財報中披露了2023年房地產信托業務情況,多家公司表態將積極壓降房地產信托業務規模。
8家公司房地產信托規模占比不足1%
據記者梳理統計,前述51家披露2023年度業績報告的信托公司中,有28家信托公司房地產信托資產規模超百億元。整體來看,目前絕大多數信托公司房地產信托資產正處在持續壓降過程中,有40家信托公司房地產信托資產占公司整體資產管理規模低于10%。
談及此前信托公司偏愛布局房地產領域的原因,重慶信托北方業務總部總經理姜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相較于其他領域,房地產領域擁有相對清晰、明確且公允價值穩定的抵押、質押物。此外,相較于銀行等其他金融機構,信托公司做房地產項目的靈活性更高,這也是房地產公司選擇信托公司的重要原因。
從房地產信托資產占公司整體資產管理規模比例來看,上述51家公司中,外貿信托、紫金信托、中糧信托、國元信托等8家公司房地產信托規模占比不足1%;另有中信信托、光大信托、中原信托等32家公司房地產信托規模占比在1%至10%之間。萬向信托房地產信托資產占公司整體資產管理規模最高,達53.47%。
近年來,行業整體房地產信托資金規模持續下降。根據信托業協會此前公布數據,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投向房地產領域的信托資金規模為1.02萬億元,同比減少2596.77億元,降幅20.28%;投向房地產領域的信托資金規模占受托資產規模總量的4.51%。這表明傳統房地產信托業務作為信托主營業態的時代已告終結。
例如,平安信托壓降房地產信托成績明顯。根據公司年報數據,截至2023年末,公司房地產信托資產119.21億元,占公司整體資產管理規模1.8%。截至2024年3月份,公司房地產信托資產占公司整體資產管理規模的比重僅約1%。重慶信托則在房地產信托化險方面頻有動作傳出。根據重慶信托年報,2023年,公司風險化解取得實質性進展,年內化解風險項目金額總計65.77億元。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房地產信托資產117.75億元,占公司整體資產管理規模6.61%。
房企紓困領域優勢明顯
近日,信托業協會舉辦“房企紓困服務信托經驗交流會”。信托業協會表示,此次舉辦交流會旨在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總結房企紓困領域有效經驗模式,加強政策和信托行業轉型發展聯動。下一步將繼續總結信托制度在房企紓困等領域中的獨特優勢和應用經驗,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信托力量。
資深信托法專家張笑滔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信托行業多年的業務布局,使得業內公司對房地產行業有充分了解;信托行業的制度優勢有利于平衡股東、債權人、購房者、地方政府等多方利益訴求。另外,信托行業的業務覆蓋破產重整、司法訴訟等環節,信托公司較為熟悉相關業務流程,不少信托公司本身就具有一些房地產特殊資產。
對于信托公司在房企紓困等領域中的優勢,姜韋表示,信托公司可以利用信托的制度優勢將相關項目進行風險隔離,保證相應項目不受外界干擾封閉運作,確保項目資金安全。具體化險手段方面,信托公司會深度參與項目的管理經營。
用益信托研究員喻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信托制度在房地產項目紓困方面的優勢主要體現在財產的獨立性,通過信托制度將出險房地產項目與房企信用風險進行風險隔離,之后再運用自身的金融資源優勢為房地產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可有效提升項目處置效率,盤活項目。
對于信托公司如何判斷哪些項目適宜推進主動化險,姜韋認為,首先要考慮項目的經營情況,如果不選擇司法手段,而是選擇時間換空間的方式讓項目平穩運行,是否存在安全退出、清算的可能性,這是公司判斷項目是否推進主動化險的基本依據。其次,如果項目公司股東為已出現風險的開發商,需要進行股權轉讓從而實現風險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