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養老薛振斌:養老二三支柱擴大覆蓋率、做大儲備規模是寫好養老金融大文章的發力點
中證網訊(記者 薛瑾)泰康養老黨委書記、總裁薛振斌9月6日在中國證券報舉辦的“錨定五篇大文章 培育新質啟未來”2024保險與信托發展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我國養老第二、三支柱如何擴大覆蓋率、做大儲備規模是當務之急,也是各類金融機構寫好養老金融大文章的發力點。此外,從養老服務來看,服務供給總量不足,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養老服務需求加速釋放。
泰康較早關注到人口老齡化問題,開創了“支付+服務+投資”三端協同的新壽險商業模式,全面發力養老金金融、養老服務金融、養老產業金融。泰康養老作為泰康保險集團旗下的專業養老保險公司,長期專注養老金管理,在二、三支柱養老保險籌資和服務方面,積累了實踐經驗。
薛振斌表示,二支柱企業年金是個“大課題”,保值增值是當下主要任務,擴面提質需要從多方面發力,受托機構管理的集合計劃有望成為突破口。
數據顯示,2007年至2023年,二支柱企業年金年平均收益達到了6.26%,實現了長期的穩健增值。這一方面有賴于受托機構不斷深化對收益目標、對風險資本市場、對年金資金根本屬性的理解,強化了戰略資產配置能力,另一方面也有賴于與投資管理人的充分良性互動。
薛振斌表示,泰康養老有著近20年的年金受托管理經驗,成功構建了年金受托運營、資產管理、客戶服務為一體的“大受托”體系。截至目前,企業/職業年金受托管理規模已超過5200億元,規模增速、市場份額增速、集合計劃累計收益水平多年來均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二支柱企業年金提質擴面需要從政策、服務、產品多方面發力。政策方面可以放寬建立條件、簡化建立流程。服務方面,則要借力科技化、數字化手段,打造一站式服務平臺,提高運營效率。產品方面,可以豐富企業年金集合計劃供給,滿足中小企業多樣化需求。
薛振斌介紹,企業年金集合計劃將中小企業的年金資產統一投資運作,不僅可以提高投資收益水平,還能合理分攤各項運營費用,降低計劃管理成本。截至2023年底,市場上已累計發行了61個集合計劃產品。其中泰康養老自2013年以來,受托管理的集合計劃共11個,產品年平均收益達5.94%,市場累計收益排名前十的計劃中,泰康養老占據8個,單個計劃累計最高收益接近90%。
薛振斌表示,三支柱是萬億新藍海,個人養老金政策成為保險機構參與三支柱建設切入點,泰康養老開創了“職域服務”模式,助力政策普及落地。“職域服務”模式聚焦醫養保障需求,面向職工個人,可以提供涵蓋長期健康、養老的一攬子保障產品。從社會效益的角度來看,該模式能夠讓企業在不增加財務成本的情況下,提升職工的保險保障水平。從職工感受的角度來看,交易環節減少帶來交易成本下降,職工可以獲得價格相對更優、品質相對更佳的醫養保險服務,也減輕了挑選、比較保險產品的壓力。目前,職域模式已經服務覆蓋醫院、金融、教育、公務、通信等行業的4萬多家企業的超1100萬職工及家屬。此模式僅不僅提升了政策的知曉率和覆蓋率,還提高了個人養老金繳存的額度。目前,泰康養老累計服務的個人養老金客戶已經超過8萬名,客戶人均繳存金額達1.17萬元,繳費年限10年以上的占比超過80%。泰康養老入圍個人養老金產品清單的分紅型保險產品,不僅可以為客戶提供長期、安全、穩健的現金流,還能對接泰康高品質醫養社區,同時滿足職工在長壽時代下的養老籌資和醫養服務需求。這種由泰康率先推出的“保險+養老社區”的創新實踐,已經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