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兩會熱議低空經濟 萬億級產業蓄勢起飛
自2021年《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發布并首次提出要發展低空經濟以來,國內多地積極搶抓低空經濟產業機遇,并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效應和創新生態。
2024年,低空經濟成為地方兩會熱議的關鍵詞。北京、廣東、安徽、山西、江西、江蘇、山東、重慶、四川等省市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均提及了要積極探索發展低空經濟。多家券商分析稱,2024年或成為低空經濟發展元年,通用航空、運行保障、低空運營等相關產業鏈將迎來發展機遇。
地方兩會熱議低空經濟
2024年1月1日,《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正式實施,這標志著我國無人機產業將進入“有法可依”的規范化發展新階段,進一步刺激了低空經濟的發展。近期,順豐、美團等多家企業已開展低空飛行試點試驗,推動無人機末端配送業務。伴隨著低空經濟的火熱升溫,國內各省市也在搶抓機遇,為低空經濟發展再添動能。
1月21日,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開幕,北京市市長殷勇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到,2024年,北京市將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共包含7項具體任務。其中就包括促進新能源、新材料、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1月23日,廣東省省長王偉中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4年,廣東省將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圍繞此目標,廣東省將支持深圳、廣州、珠海建設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打造大灣區低空經濟產業高地。據悉,這已是廣東省政府連續第二年將低空經濟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安徽省省長王清憲在作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時,也提出要加快合肥、蕪湖低空經濟產業高地建設,拓展低空產品和服務應用場景。山西省省長金湘軍作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2024年將加快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和未來產業布局發展。積極發展低空經濟,建設通航機場,組建發展通航機隊,拓展應用場景,推動通航全產業鏈發展,加快通航示范省建設。
江西、江蘇、山東、四川、重慶等地的地方兩會中,均提及了發展低空經濟的重要舉措,一時之間,低空經濟成為地方兩會熱議的關鍵詞。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2023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
在各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各地2024年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而探索低空經濟的落地場景,則被普遍認為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途徑之一。公開信息顯示,“低空”通常指距地平面垂直距離在1000米以內的空域,在不同地區,該距離還可延伸至3000米~4000米。低空經濟就是以各種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各類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目前,低空經濟主要由低空制造產業、低空飛行產業、低空保障產業和綜合服務產業構成。
廣東省人大代表、奧比中光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源浩表示,數字低空的天然全數字化、豐富場景、多領域技術融合、綠色環保的特點,以及其引領產業升級構筑新競爭優勢的潛力,符合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定義,是典型的新質生產力的代表。
2023年底,深圳市也特別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深圳低空經濟發展工作,指出低空經濟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要扎實做好低空經濟發展這篇大文章,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實際上,2023年,深圳市就首次將低空經濟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打造低空經濟中心。
萬億級風口來襲
從無人機送外賣,到車企投身飛行汽車賽道,再到通過無人機進行應急救援,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低空經濟開始顯著升溫。
銀河證券分析稱,2024年或為低空經濟發展元年,相關產業鏈將迎來發展機遇。其中,航空器制造、運行保障和低空運營等環節,均將受益。中信證券分析,低空經濟作為全球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發展潛力巨大。新賽道將在通航產業基礎上,完善基礎設施和運營建設,拓展更先進的飛行器技術,擴大全新的應用場景,為相關產業提供更多發展增量。
以目前較為火熱的飛行汽車為例,近年來,飛行汽車已成為車企投資的熱點,廣汽、小鵬汽車等均圍繞著飛行汽車進行了研發投入,核心目標就是為了搶占低空市場。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判斷,雖然低空飛行與汽車不一樣,迭代會慢一些,涉及的安全、法規問題很多。但小鵬依然有信心通過10年打造飛行汽車,但要將其做到普及、便宜,還需要很多努力。在他看來,2025年~2030年,飛行汽車會讓人們體驗到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的低空經濟白皮書預測,到2025年,低空經濟對中國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值將達3萬億至5萬億元。同時,低空經濟未來將推動區域經濟由“平面”向“立體”模式轉變,打造區域經濟新增長點。中國民用航空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到2025年,中國低空經濟的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5萬億元,到2035年更是有望達到3.5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