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證券法為契機開創投保新格局
今年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對資本市場而言有了更豐富的內涵。隨著新證券法于3月1日正式施行,證券市場圍繞投資者保護的關注度不斷提高,符合中國國情的集體訴訟制度正在探索建立,一套與市場情況相適應的“大投保”制度體系正持續完善,資本市場生態將進一步凈化。
頂層設計更加完善、維權機制有所突破、保護成效逐步顯現,是過去一年來,投資者保護交出的答卷,折射出監管部門在制度建設、日常監管中全力落實投資者保護,一套與市場情況相適應的“大投保”制度體系正持續完善。
中小投資者是我國現階段資本市場主要參與群體,但抗風險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較弱,合法權益極易受到侵害。證監會視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為天職,圍繞知情權、參與權、收益權、求償權等各項基本權利,在制度建設、日常監管中全面落實投資者保護要求,貫穿證券市場從發行到退市的生命周期,初步實現了投資者保護全鏈條“設防”。盡管如此,投資者權益被侵犯的案例仍屢見不鮮。市場期待,以新證券法施行為契機,凝聚市場各方合力,從增強法治供給、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完善維權機制等多方面開創投保新格局。
增強法治供給、加大賠償力度,是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前提。一方面,圍繞投資者救濟、自我保護,法治供給增多。新證券法增設“投資者保護”專章,區分普通投資者和專業投資者,有針對性地作出投資者權益保護安排等。制度供給不斷完善,符合中國國情的證券代表人訴訟制度也將推動建立,成為司法救濟新渠道。另一方面,新證券法大幅提高針對欺詐發行、虛假陳述、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證券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同時,新證券法對證券違法民事賠償責任也做了完善,明確了發行人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在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違法中的過錯推定、連帶賠償責任等。
著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規范經營機構行為,是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關鍵。首先,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行動計劃穩步推進,為投資者提供真實透明高質的上市公司提供條件。其次,公司治理體系不斷完善,現金分紅、股份回購制度將引導投資者形成穩定回報預期和長期投資理念。再次,中介機構不斷強化主動合規意識,加強行業文化建設,“敬畏投資者”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強化頂層設計、完善維權機制,是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保障。證監會高度重視投資者保護的頂層設計,在多個方面有針對性地予以完善、補齊短板。2019年3月,由證監會主席易會滿任組長的投資者保護工作領導小組成立,從更高層面研究部署投保領域的重點工作和重大政策;同年5月,證監會設立“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希望在全社會積極倡導理性投資文化,強化投資者保護意識,全面構建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新格局。在完善維權機制方面,2019年首例證券群體性糾紛示范案破題,全國性證券期貨專業調解組織積極籌建,在線訴調對接機制已于日前落地。
保護投資者利益更需投資者自身專業水平的提高。自助者天助之,投資者要自覺強化風險意識和理性思維,加強資本市場相關知識學習,選擇適合自身的產品進行投資,不盲目跟風。
眾人拾柴火焰高。保護好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必須堅持法律保護、監管保護、自律保護、市場保護、自我保護的“大投保”理念。以新證券法施行為契機,資本市場高效運行的法治基礎將進一步夯實,證券市場違法違規行為將得到有力遏制,投資者保護措施的落地將進一步凈化資本市場生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生態將逐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