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亦千:敦促公募基金管理人持續優化完善適當性管理體系
中證網訊(記者 昝秀麗)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總經理劉亦千日前在對《2019年度公募基金管理人投資者保護狀況評價報告》(下稱《報告》)進行解讀時指出,希望《報告》對相關問題的評價、描述和揭示,有助于敦促公募基金管理人持續優化完善適當性管理體系,為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提供充分的保障。
劉亦千表示,《報告》的發布和傳播對于促進投資者形成正確投資理念、有效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推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公募基金已經走過22年,截至2019年底為投資者提供了超過6000只的產品選擇,幫助并引導投資者以更理性的方式參與資本市場投資,為投資者財富的保值增值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成為億萬投資者和家庭合計14.24萬億元資金的投資選擇,公募基金無疑是目前中國市場最值得肯定的投資理財工具之一。這既是公募基金“組合投資、嚴格杠桿、充分信披、強制托管”等機制性優勢的充分展現,更與公募行業各參與方,尤其是公募基金管理人,長期以來在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方面的孜孜努力有關。
劉亦千指出,《報告》顯示,在合規管理方面,公募基金管理人持續保持較高合規管理水平,表明管理人持續健全優化內控流程和合規管理體系,嚴格恪守合規風控底線,為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保駕護航。在人員穩定性方面,隨著行業的成熟,公募基金管理人高級管理人員的穩定性持續提升,基金經理的變動也維持在相對穩定的水平,這為行業的長期穩定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力資源保障。但也看到,公募基金行業整體的人才流動性仍然較高,一方面這表明行業仍然處于高速發展過程中,對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供不應求;另一方面,也體現出公募基金管理人應當進一步優化人才培養機制、人才激勵機制和文化建設,確保人才的快速成長和人才的穩定性。在投資管理方面,公募基金充分運用組合投資、專家管理的制度性優勢,有效回避了市場尾部風險,其中近94.92%的主動型基金(排除貨幣市場基金)在過去五年實現了超越基準的回報。長期而言,公募基金幫助投資者分享了中國經濟增長成果,實現了合理的、相對基準市場富有競爭力的良好回報。對于投資者保護工作而言,適當性管理是重中之重。
《報告》顯示基金投資者對公募基金管理人的適當性管理和知情權保障情況評價較好,但仍然存在部分不適當的地方,包括存在“推介風險等級高于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或服務,公司網站不披露基金產品風險等級劃分說明”等情況。希望《報告》對相關問題的評價、描述和揭示,有助于鞭策公募基金管理人持續優化完善適當性管理體系,為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提供充分的保障。
劉亦千指出,整體而言,公募基金行業發展成果良好,這樣優秀的成績來之不易,需要各參與方的共同努力。公募基金管理人在其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不僅要管理好投資,更要嚴守底線,謹小慎微,勤勉盡責,做好投資者保護工作,以不辜負億萬投資人的重托,為大眾投資理財,為百姓投資養老,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