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建議:創新平臺金融科技監管方法 建立分級牌照體系
中證網訊(記者 趙白執南)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6月10日聯合發布《平臺金融科技公司監管研究》課題報告。報告建議,創新平臺金融科技監管方法,建立分級牌照體系,針對不當行為實施反壟斷監管,建設全國性的“監管大數據平臺”等。
具體而言,一是建立分級牌照體系,實施一致性與差異化相結合的監管方式。鑒于金融科技公司對金融業務的節點式介入,需要根據現有的分工狀況,對現有的全牌照進行拆解,構建分級牌照體系。可劃分為全牌照和有限牌照。全牌照可以進入某項業務的全部節點,有限牌照需要與全牌照或其它有限牌照結合才能構成從事某項業務的完整資質。應當按平臺金融科技公司實際從事的節點業務類型,頒發相應的業務準入牌照。
二是針對不當行為實施反壟斷監管。反壟斷的重點應該針對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監管部門應關注科技企業利用其壟斷地位采取捆綁銷售、畸高定價、限制競爭等壟斷行為,并對燒錢補貼等非正常競爭手段進行穿透式審查。
三是加強公司治理、企業文化和社會責任的引導和監督。建議實施結構化的公司治理改革,推動平臺金融業務從公司內部的部門式管理方式向獨立的法人公司治理方式轉變,從事金融業務的主體要注冊為獨立法人并持牌經營。
四是建設全國性的“監管大數據平臺”。應當在公共治理的范式下完善平臺經濟的協同治理,打破政府和企業原有的責任邊界,實行共同治理。政府部門可以與平臺企業合作,聯合建設大數據監管平臺,加快金融業綜合統計和信息標準化立法,利用科技手段推動監管工作信息化、智能化。
五是完善“監管沙箱”機制,解決監管滯后性。盡快建立區域性創新中心,加大“監管沙盒”試點推廣力度,提高試點的效率和適應性,更好監測參與試點的金融科技產品的風險規模及商業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