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分類施策支持民營企業健康發展
鼓勵銀保機構對民營科技企業大幅增加中長期資金支持
中國證券報記者3月24日從銀保監會獲悉,銀保監會將分類施策支持民營企業健康發展。鼓勵銀行保險機構大幅增加中長期資金支持,延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近年來,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信貸總量增長明顯。截至2020年末,全國民營企業貸款余額近50萬億元,同比增長14%以上;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5.3萬億元,同比增長30.9%,較各項貸款增速高18.1個百分點,其中大型銀行增速達到54.8%。但市場也反映,確實仍存在民營企業特別是民營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下一步,銀保監會將進一步完善制度舉措,重點推進政策落實,分類施策支持民營企業健康發展。
一是對主業突出、財務穩健、大股東及實際控制人信用良好的民營企業,要求銀行堅持審核第一還款來源,減輕對抵押擔保的過度依賴,加大信用貸款投放力度。
二是對先進制造業、戰略性產業和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的民營科技型企業,鼓勵銀行保險機構大幅增加中長期資金支持,積極發展科技保險,持續改進科技創新金融服務,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基礎研究、成果轉化,支持創新無形資產的質押融資產品。
三是對于依法合規展業,能承擔科技創新責任的民營企業、民營互聯網平臺企業,支持銀行保險機構一如既往與其依法合規開展業務合作,提供優質金融服務,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
四是對市場有前景、吸納就業能力強,符合普惠型小微企業標準的民營小微企業,延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引導銀行加大“首貸戶”續貸、信用貸、中長期貸款的投放力度,將融資成本保持在合理水平。
五是對于暫時遇到困難的民營企業,引導銀行保險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一企一策”采取支持處置措施,著力化解企業的流動性風險。對符合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方向,有一定競爭力,但是暫時遇到困難的民營企業,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組建債權人委員會,加強統一協調,不盲目停貸、壓貸、抽貸,提供必要的融資支持,幫助企業維持和恢復正常的生產經營。
六是對于出現風險的民營企業,要求企業把解困和發展相結合,積極斷臂自救,剝離非主業資產,集中精力緩釋風險,同時依靠當地政府開展救助工作,鼓勵銀行保險機構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綜合運用增資、擴股、財務重組、兼并重組或者市場化債轉股等方式幫助企業優化負債結構,完善公司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