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協國際業務委員會成立會議在京召開 助力基金業“引進來”“走出去”
近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國際業務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成立會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北京召開。委員會委員及顧問共30人參加會議,證監會國際部、機構部、市場二部和協會相關負責人出席會議。
新一屆委員會由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外資私募證券管理人、私募股權管理人、商業銀行、證券公司及地方行業協會的成員代表組成。會議審議通過了《委員會工作規則》和《委員會工作機制》,聽取了委員代表對委員會工作的意見建議,圍繞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數據和資金跨境流動便利化、加強國際交流等方面展開討論,并提出建設性意見。
會議認為,近年來隨著資本市場高水平、制度型開放舉措漸次落地,基金行業對外開放取得實質性進展。一方面,“引進來”與“走出去”雙向開放的良好局勢已經形成。外資機構在華設立公私募機構的便利度不斷提升,經營范圍和監管要求實現國民待遇;內資優秀基金公司積極“走出去”,拓展跨境業務范圍,增強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另一方面,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和跨境投融資通道不斷拓寬,公私募基金業務范圍進一步打開。A股納入國際知名指數的比重不斷提升,滬深港通機制持續優化,ETF納入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滬倫通、中日ETF互通、債券通交易活躍;QFII、QFLP、QDII、QDLP等開放機制不斷優化,市場開放程度和投資者資產配置水平顯著提升。
會議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總要求,為基金行業制度型開放指明了方向,也為協會推動行業國際化發展的工作賦予了新的使命。
一是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助力基金行業“引進來”與“走出去”,吸引和集聚更多優秀國際機構和人才參與我國資本市場,并積極交流國外監管政策要求與變化情況,為國內基金機構“走出去”創造有利條件。
二是搭建資源對接平臺,推動建立跨境溝通機制,加強長期資金與基金管理人的合作交流,為基金行業發展培育專業穩定成熟的長期資金來源。
三是加強跨境基礎研究,對跨境數據流動、跨境資金監管、托管外包服務等基金行業對外開放的戰略性、基礎性、前瞻性問題開展深入研究,推動完善基礎制度和基礎設施。
四是大力推進可持續投資,及時總結國外可持續投資的理念、策略和實踐經驗,提升境內機構綠色與可持續投資能力,在服務國家戰略過程中實現更高層次和更高水平的投資價值。
下一步,協會將在證監會指導下,積極貫徹落實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相關工作部署,充分發揮委員會平臺優勢,共同推動基金行業高水平開放開創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