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海外長線基金將在中國尋找長期投資機會
中證網訊(記者 王可)近日,高盛亞太首席股票策略師慕天輝(Timothy Moe)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將是今年盈利增長最好的國家之一,越來越多長線基金將逐漸在中國市場建立頭寸并尋找長期投資機會。
對于目前市場較為關注的“中特估”主題,慕天輝認為,目前國企主題受到關注,可能個別股票有一定量的“炒作”資金參與,但是有充分的理由認為國企主題是可持續的。目前中國國有企業的優質潛力對全球投資者有很大的吸引力,鑒于中國致力于提高國企的績效和盈利能力,國企主題存在增長空間。
他認為,目前中國的國企估值仍然偏低,總體市盈率在10倍左右。如果國企能夠繼續改善財務表現,提高每股盈利水平和利潤增長,并通過股息或股票回購將利潤分配給股東,這些都將推動股價上漲。
外國投資者在國企主題下的布局仍偏保守。慕天輝表示,回顧過去5到10年,大多數海外投資者更青睞民營企業上市公司,但現在政策發生了變化,如果繼續有政策激勵,并且考慮到當前倉位輕、企業估值低和國企潛在的財務業績改善等因素,國有企業股票應該還有進一步的增長機會。
除了看好優質國企,高盛也非常看好專精特新“小巨人”主題,包括硬科技、生物科技、可替代能源等。
對于接下來的市場走向,慕天輝強調了企業盈利的重要性:“如果企業盈利確實到位,那么我認為資金流入會有所改善。如果結果證明盈利預期過于樂觀,收益沒有實現,那我想市場會收斂一下熱情。”
慕天輝表示,從長期來看,中國市場的機遇值得挖掘;越來越多長線基金將逐漸在中國市場建立頭寸并尋找長期投資機會。可以確定的是,海外資金對于中國股市的長期增長主題有著濃厚興趣,尤其是來自中東的“聰明資金”,他們對長期結構性機會最感興趣,同時較少受到地緣政治因素的干擾。
慕天輝強調,相比起國際投資者,境內投資者的選擇更加關鍵。在不少市場,投資者非常關注外資在做什么,他們未來可能會做什么,外資入場顯然是有影響的。但在很大程度上,其實是國內資金在定價。例如,A股市場境內投資者持股占比超過95%,他們占據了大部分的交易量。所以,即使外國投資者很重要,但真正決定價格的還是國內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