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萬菱信基金賈成東:以景氣度為錨 在想象力敘事中掘金
賈成東,2008年起從事金融相關工作,曾任職于國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24年12月加入申萬菱信基金,現任公司副總經理、申萬菱信新動力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的基金經理。
優秀者,首先是清醒者。承認個體的認知邊界,將有限的精力聚焦于具備性價比的中觀輪動,這是賈成東多年持倉組合始終具備市場適應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8年,賈成東進入基金公司,至今已在公募行業深耕了十七年。在這位“中觀景氣度獵手”看來,A股的主動管理型基金依然大有可為。他認為:“散戶占比較高、市場波動相對較大,這為行業輪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025年,賈成東出任申萬菱信基金副總經理,開啟公募基金生涯的新一站。近日,賈成東接受了中國證券報記者的采訪。在記者看來,這位資深基金經理的投資框架,呈現出一種在感性與理性之間尋求平衡的特質——既關注行業的想象空間,也注重業績數據的支撐;在重倉某個行業時,往往已提前規劃好退出策略;能夠容忍短期高估值溢價,但又對市場的狂熱情緒時刻保持警惕……
“買入一只股票之前,一定要多聽這只股票的‘聲音’。”如他所言,投資是一場反人性的游戲,需要用理性框架對抗市場情緒,用行業分散對抗個股風險,最終在時間復利中沉淀價值。這種兼具理性與克制的投資之道,或許正是這位“中觀獵手”穿越周期的終極密碼。
想象力與業績增速缺一不可
承認自身的局限,或許是一個人直面自己的必要功課。賈成東坦言,自己并非“個股挖掘型”選手。“從5000多家上市公司中選股如同大海撈針,不如將有限的精力放在更具性價比的工作上。”賈成東表示,從中觀行業研究入手,在30余個行業中篩選增速靠前的,或許是一條效率更高的路徑。
首先,從中觀出發有助于分散風險,避免對單一賽道產生“路徑依賴”。賈成東表示,自己會控制重倉行業的持股數量。其次,中觀行業的可驗證性較強,行業的景氣度可以通過政策文件、供需數據、競爭格局等中觀指標快速驗證。當然,他也承認這種策略的局限性。“因為我的主要精力放在行業研究上,所以更傾向于關注行業的優質龍頭公司,但這可能會讓我錯失‘黑馬’。”為此,他要求團隊在跟蹤主流標的的同時,定期篩選細分領域“隱形冠軍”。
什么樣的行業能夠率先引起賈成東的關注?他有一套完整的“審美”體系。
賈成東對“有想象力的賽道”情有獨鐘。“在我的投資框架內,必須是買長期有空間或者有大‘故事’的行業。”賈成東表示,“當然,故事的敘事背景不能太虛,敘事周期不能太長,否則市場可能較難對這類故事有反應。”
他還強調,想象力必須與業績匹配,這涉及到對行業景氣度的研判。在他看來,景氣度的核心是行業增速的可持續性,而非短期的市場情緒波動。“景氣度的本質是業績增速不能下滑,且在未來兩三年內可持續。它需要與政策、供需、技術突破等宏觀變量形成共振。”賈成東認為。
具體來看,賈成東表示,景氣度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當前的業績景氣度,另一種是預期景氣度。“如果只是預期的景氣度提升,等到真正兌現預期的時候,我是有可能減持的。”他說,“一般來說,好的股票都有故事,但只有故事的股票,同時股價又在高點,大概率是危險的。短期看故事,長期看業績。若兩者脫節,股價終將回歸基本面。”
在賈成東的投資框架中,估值并非絕對禁區,而是服從于對行業景氣度的判斷。他強調:“過于糾結PE(市盈率)、PB(市凈率)的話,容易陷入‘精確的錯誤’。”在他看來,有些龍頭公司的動態PE盡管非常高,但只要未來一段時間業績增速能夠保持較高水平,估值壓力將被時間消化。在某種程度上,景氣度帶來的業績增長是化解高估值的終極武器。
經過十七年的不斷取舍,賈成東對自己的理念、框架、方式與方法已了然于心、內化于行,并且還在不斷優化。
在喧囂中時刻保持理性
2025年開年以來,科技板塊的走強成為市場熱議的焦點。面對市場之變,賈成東又如何自處?
誠然,如果將賈成東“想象與業績并重”的分析框架套在不少科技股身上,似乎顯得“既要又要”。對于許多表現強勢的科技標的,業績往往成為分析框架中不可忽視的不確定因素。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此時此刻的權衡取舍,考驗的是基金經理的心性與執行力。
面對波動性較高的科技賽道,賈成東有自己的一套“度、量、衡”。
“科技股的投資一般分為兩個階段。”賈成東表示,“第一個階段是‘從0到1’,這一階段基本沒有業績可以參考,我可能會小倉位提前埋伏,但只是參與一下,賣出時間也可能比較早;第二個階段是有業績的階段,當技術落地、訂單放量的時候我會重倉介入,適當淡化估值方面的溢價。”在賈成東看來,經營業績是科技股回調時股價的重要支撐點。從多年的投資經驗來看,公司倘若沒有扎實的業績,通過情緒炒作得來的超額收益最終也會被市場吞噬。
對賈成東而言,投資就像是一場逆人性的游戲。“一只股票持有時間久了,人就容易對其產生感情。”他笑言,“其實很多投資者不是看不到,而是做不到。明明已經看到了不利因素,卻因為長時間的重倉‘久久不愿離去’。”為了讓自己時刻保持理性,賈成東要求自己,對每一只股票設立明確的止盈止損點。“每買一只股票,我都會主動尋找反對者的路演。因此在建倉時,我就已經想好了退出策略。我認為,在市場情緒過于樂觀時,反對者的聲音能幫我保持冷靜,及時離場。”
對市場敏銳的洞察使得賈成東管理的不少產品都獲得了較明顯的超額收益。例如,在2023年,賈成東精準把握市場周期,通過重倉銀行、交運、煤炭等較低估值的紅利行業,在市場震蕩期取得了相對穩健的業績表現。
主動權益基金仍大有可為
談及“主動與被動孰強孰弱”的話題時,賈成東認為,中國的主動權益基金仍是一個“長坡厚雪”的賽道,具備不可替代的生存空間與發展潛力,A股主動投資的黃金時代遠未結束。
他表示,從持有人結構與市場波動特性等角度觀察,A股仍蘊含豐富的阿爾法(超額收益)機會。此外,主動權益基金還可通過行業輪動和倉位調整力爭減少系統性風險,這種靈活性是被動產品所不具備的。展望2025年,他認為,在經濟穩步復蘇的態勢下,權益市場積極可為,結構性機會或大于系統性行情,而行業景氣度的分化有望成為超額收益的核心來源。
談及看好的細分領域,賈成東表示,高分紅板塊值得長期關注,在宏觀因素多變的情況下,高分紅板塊或將持續受到市場青睞。
賈成東還表示,新能源車領域也有不少優質標的值得挖掘。盡管該行業整體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但隨著汽車成為中國家庭的“必選消費品”,部分走低價策略的車企因其獨特的生態屬性,有望分享行業紅利。
此外,賈成東提到,寵物板塊也存在結構性機遇。他認為,老齡化與單身經濟催生了“情感剛需”,相關調研顯示,不少消費者愿為寵物支付溢價。在這一趨勢下,不少國內寵物品牌在轉型進程中有望進一步打開市場空間。
在投資之外,賈成東還有更多的職責。近日,申萬菱信基金發布公告稱,自3月5日起,賈成東出任公司副總經理,開啟職業生涯的新篇章。作為權益投資方面的重要負責人,他已經開始在新的平臺上有條不紊地施展拳腳。
綱舉目張,有的放矢。賈成東將投研體系改革視為工作重點。他表示,要在信息協同、考核機制等多個領域推進新舉措。“比如,我們鼓勵研究員跨行業討論,避免形成‘信息繭房’;優化評估機制,給予投研人員更長周期的觀察與思考。”他補充道,“申萬菱信基金在系統化建設上的積累,以及團隊在成長股賽道的研究沉淀,能夠給予我更多思考。與團隊交流磨合的過程,也是我彌補自身能力短板的過程。申萬菱信基金是一個可以高效獲取行業前沿信息的平臺,相信在未來,我們能夠依托團隊豐富的研究資源,不斷創新,為投資者帶來更加穩健、優越的持有體驗。”
可以說,申萬菱信基金這一平臺,契合了賈成東對“想象力”與“業績”的雙重審美標準。
近年來,申萬菱信基金通過建設關鍵假設平臺,推動“研究數字化”;通過基金經理的風格開發、穩定和優化,推動“投資風格化”;通過將風險管理工作的關口前移,加強市場風險控制,推動“風控全流程”建設,持續打造公司的“機構理性”,以期提升投資業績。同時,公司還致力于建設卓越戰略與產品管理體系、卓越品牌與客戶服務體系,提升面向不同客戶群體的全方位專業服務能力。
申萬菱信基金秉持“研究至善”的愿景與“長期制勝”的使命,面向行業發展的星辰大海,始終聚焦于投資研究的核心能力。在長期主義的視角下,踐行腳踏實地的專業積累與體系建設,以“美好想象”為方向指引,用“實打實”的努力為投資者持續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