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資金持續“掃貨”股票型ETF 港股相關ETF連日霸榜
近兩個交易日A股市場情緒大幅修復,寬基指數ETF成交逐漸趨于平穩。值得注意的是,恒生科技相關ETF熱度不減,頭部產品日成交額仍在百億元以上,并且吸引了大量抄底資金涌入。此外,多只滬深300ETF也延續“吸金”態勢。
整體來看,4月7日至4月9日,A股市場的股票型ETF合計獲資金凈流入近1800億元,跨境ETF合計凈流入超過200億元。短短三個交易日,超2000億元資金涌入股票型ETF。
恒生科技ETF成交熱度不減
近兩個交易日,港股相關ETF成交額霸榜。Wind數據顯示,4月10日,華泰柏瑞基金旗下恒生科技ETF成交額達到139.28億元,居股票型ETF成交額首位。其次是華夏基金旗下恒生科技指數ETF,成交額達到136.96億元。此外,華夏基金旗下恒生互聯網ETF、易方達基金旗下中概互聯網ETF以及香港證券ETF等港股相關品種交易較為活躍,成交額均超過60億元,居全市場前列。
截至4月10日,華夏基金旗下恒生科技指數ETF已連續三個交易日成交額均突破百億元,華泰柏瑞基金旗下恒生科技ETF也連續兩個交易日成交額均超百億元。
從資金流向來看,港股ETF吸引的資金體量龐大。Wind數據顯示,4月7日至4月9日,跨境ETF合計獲資金凈流入220億元,并主要流向港股互聯網、科技、創新藥相關標的。其中,富國基金旗下港股通科技30ETF獲凈流入45.58億元,華夏基金旗下恒生科技指數ETF凈流入37.56億元,工銀瑞信基金旗下國證港股通科技ETF、恒生科技ETF易方達、華夏基金旗下恒生互聯網ETF分別凈流入19.87億元、17.16億元、13.39億元。此外,大成基金旗下恒生科技ETF等多只港股主題ETF凈流入均在5億元以上。
A股ETF三天“吸金”近1800億
值得關注的是,資金凈流入A股ETF的勢頭仍在持續。4月9日,龍頭寬基ETF繼續“吸金”,華夏基金、華泰柏瑞基金、易方達基金旗下滬深300ETF分別凈流入24.27億元、17.76億元、15.66億元。
整體來看,4月9日,跟蹤滬深300指數的ETF合計凈流入超66億元。4月7日至4月9日,A股市場的股票型ETF合計凈流入近1800億元,其中跟蹤滬深300指數的ETF合計凈流入超千億元,滬深300成為這三日全市場最“吸金”指數。
此外,近期黃金投資吸引力持續攀升,全市場規模最大的商品型ETF——華安基金旗下黃金ETF4月9日凈流入近20億元,創下自2013年7月上市以來的單日新高。今年以來,該ETF已累計凈流入近130億元。
永贏黃金股ETF的基金經理劉庭宇表示,近期美債在流動性沖擊下避險功能逐漸喪失,大量資金或從美債市場流出并流入黃金市場,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地位進一步強化,后續或有更多機構用黃金替代美債進行配置,央行購金趨勢也進一步強化,疊加流動性危機暫時解除,黃金或開啟新一輪上漲趨勢。近期全球避險情緒快速升溫,黃金在經歷流動性沖擊后迅速回到中長期上漲通道,黃金股業績持續高增長的確定性較強,隨著金價中樞持續上移、海外通脹降溫帶來開采成本增長放緩、金礦公司持續擴產,業績有望持續向好。黃金珠寶商正在迎來業績拐點和產品高端化的趨勢變革,同樣具備較好的成長空間。
“內需+紅利”防御屬性凸顯
對于近期A股、港股市場表現,景順長城基金總經理助理、股票投資部總經理余廣表示,全球資產價格出現了較大波動,擾動因素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增加,導致短期市場波動不可避免;同時還應看到,中國在宏觀政策應對方面具有較大的發力空間,如降準降息、刺激內需和擴大國內需求。另外,A股、港股市場估值處于低位,進一步調整風險相對可控。調整市更看重標的估值和基本面因素,可關注前期被動跟隨調整的內需、互聯網、半導體等板塊。
富國基金表示,未來的逆周期政策力度成為關鍵因素,財政促消費、穩樓市、加大政府投資等措施是可能的抓手,重點關注財政發力的具體方向與節奏。短期A股市場情緒或起伏不定,“內需+紅利”防御屬性凸顯。科技周期較少受宏觀經濟影響,技術進步可期,年內仍有投資機會。
摩根資產管理表示,“內循環、穩增長”以及對部分海外市場擴大開放或是投資者可以留意的投資線索。建議積極關注部分行業被錯殺帶來的投資機會;產業邏輯背景下資本支出預期不受影響、需求難以證偽的新興產業(如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投資機會;銀行、煤炭等紅利板塊具備一定防御屬性,也是平抑組合波動的較好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