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急 讓子彈飛一會兒
“別急,讓子彈飛一會兒。”
《讓子彈飛》里,張麻子淡定地說完這句話后不久,白馬掙脫韁繩,四散跑開。此時,張牧之才一聲口哨響起,帶領麻匪兄弟們沖向正唱著歌兒,吃著火鍋的馬邦德。
2019年底,各大評級機構開始倡導長期評價,樹立長期投資理念,將更多的權重傾向于長期業績表現良好的產品。其實,這不僅僅是給投資者提供了更有價值的指引,也更能引導機構從更長期維度去管理產品,考核績效。
我們回溯過往十年的數據就會發現,長期有多重要。
2010年至2019年,上證綜指區間下跌6.93%, 振幅達到101.57%。wind統計數據顯示,在這十年的2431個交易日中,上證指數上漲的交易日只有394天,占比僅有16.21%。其余2037個交易日中上證指數都是收綠的。
兩成不到的占比也是很多投資者對A股市場直搖頭的關鍵原因,被恐慌和貪婪支配下的情緒總是暗示著我們應該做好擇時。然而,在過往2431天,準確地挑出上漲的那394天基本上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而過往十年間公募基金行業的業績數據如何呢?我們梳理了下成立十年以上的有可比數據的股票型基金,偏股型基金,靈活配置型基金,共計311只,其中289只是賺錢的,而虧錢的占比僅有7%。這311只基金的平均收益達到82.09%,遠遠跑贏同期上證指數。
盡管基金業績數據多數是以盈利的面孔展現,但是對于多數持有這些基金的投資者而言,卻是以虧損離場的。早前曾有機構做過相關問卷調查發現,持有時間的長短或是虧損的主要原因。數據顯示,長期持有者回報較高,持有時間越短,虧損的可能性就越高。單只基金平均持有時間低于半年的受訪者中,虧損人數過半,明顯高于總體38.6%的虧損概率。
而持有半年以上,超過半數都能獲得盈利,且持有時間越長盈利人數越多。數據顯示,單只基金“持有3-5年或5年以上”的投資者盈利比例超過80%。
或許很多人會說投資者無法長期持有與A股市場過往波動較大有關。的確,在面對劇烈的震蕩,甚至是長達數年的下跌時,很多投資者會表示“臣妾做不到”。然而事實或許并不是這樣。
晨星(中國)近日披露的《2019年全球基金投資趨勢觀察》報告也顯示,從投資者行為的角度來看,在大多數情況下,投資者受短期市場情緒左右而做出的擇時決策并不能為其獲得超額收益。
“投資者行為收益差”(Behavior Gap)衡量了考慮投資者買入賣出交易行為而獲得的實際投資收益(Investor Return)和不進行任何申贖可能取得的投資收益(Total Return)之間的差值。從美國市場基金的比較結果可以看到,即便是在擁有全球最大資管規模、市場有效性較高的美國市場,大多數投資者在基金投資中還是因“錯誤”的擇時判斷和操作而錯失本來長期投資可以幫助他們獲得的收益。
可見,學會用更長的時間維度去管理自己的投資行為是全球投資者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老師們都說,在多數人都做不好的地方,做好了的人就會是優秀的人。既然如此,我們或許可以試著讓自己的心態更平和一些,將投資周期放長一些來決策。換句話說,既然已經選擇開槍了,為何不再多一些耐心,讓子彈多飛一會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