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投摩根基金杜猛展望2023年:新的機遇正在展開
杜猛表示,今年由于受能源價格上漲、俄烏沖突等不利因素的影響,歐美等國家的通脹持續走高,并創造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的紀錄。為了能壓制持續高企的通脹,多數歐美國家不約而同的采取了緊縮的貨幣政策,尤其是美聯儲超預期的鷹派加息。當前通脹已得到了一定的緩解,不過緊縮政策也造成了明顯的負面效應,無形中加劇了全球流動性的緊縮,導致今年全球資本市場陷入了大動蕩中,而且余威也還在發酵中。
另外,國內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也大幅降低,進而加劇了資金博弈和行業輪動,A股不僅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調整,波動也明顯加大,而且呈現出嚴重的兩極分化。
綜合來看,在申萬一級行業中,截至12月28日,今年以來只有少數幾個行業取得了正收益,其他行業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以新能源車、光伏為代表的高景氣新興行業是資金博弈流出的重災區,跌幅較大。因此,今年對很多基于中長期基本面投資的基金經理來說是比較大的挑戰,難度等級也可以說是堪比2018年。
展望2023年,杜猛表示,短期來看雖然還存在一些不確定性,但最壞的時間或許已經過去,不必過于悲觀,當前的價格已較為充分地反映了各種悲觀預期。明年的市場在經歷了一定的調整之后,市場的估值優勢更加凸顯,新的機遇正在不斷的孕育中。與其去糾結市場在哪個具體點位見底,不如更積極地去應對,同時尋找可能存在的更好投資機會。
杜猛指出,近期,支持經濟發展的政策陸續出臺,比如防疫政策的優化調整、支持房地產融資的“三支箭”接連射出,明年的宏觀經濟將會有非常大的復蘇潛力,企業的盈利有也有望改善。同時,12月召開的年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求明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同時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國內的流動性也有望保持相對寬裕,這都有利于權益市場的表現。
杜猛認為,當前,國內經濟發展的驅動力正在發生轉變,正從房地產轉向高質量制造業,那些產業鏈上的重點領域和“瓶頸”行業將會是未來產業突破的重要著力點,尤其是像“硬科技”和“泛安全”相關的行業,或將繼續取得較快的發展,比如半導體、信創、軍工等行業,以及代表制造業發展方向的新能源。由于受宏觀經濟波動、資金博弈等因素的影響,一些長期趨勢確定、基本面優秀的公司股價短期出現了一定的擾動,但是這些優質資產的基本面沒有發生改變。隨著經濟復蘇和市場情緒好轉,過去非理性下跌的幅度越大,未來股價修復的空間也更加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