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選股態度積極 錨定高景氣與確定性
4月下旬以來,A股市場的反彈行情已持續一月有余。在股指持續震蕩回升的背景下,不同個股表現大相徑庭。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期從多家頭部私募機構了解到,他們仍以線上或線下方式延續了高頻率的上市公司調研,在個股覆蓋面上更多體現出對成長性個股、中小市值企業的關注。同時,多家受訪私募在繼續堅持或加強“原先的選股維度”的同時,也將投資視野擴大到了新方向。
高頻調研上市公司
“5月以來,我們的上市公司調研工作受到了疫情多點散發的影響,除了我們所在區域的上市公司不影響現場溝通和產業鏈考察外,其他都變成了線上調研。不過,我們對上市公司調研的節奏和頻率沒有發生變化。”一家總部位于長三角地區、近兩年業績表現較好的中型私募機構負責人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據該人士介紹,5月以來私募機構對上市公司的調研,一方面更偏向于行業的均衡,另一方面也“特別考慮并客觀扣除了疫情因素對行業研究員和基金經理情緒面的影響”,對于溝通問題的結論進行了一定修正,盡量保持客觀。
自市場行情回暖以來,不少頭部私募出于“搶反彈”的需求,加快了調研步伐,對于年內收益率尚未轉正的一些百億級私募來說更是如此。來自某第三方機構的監測數據顯示,截至6月7日,已有多家百億級私募在一個多月時間內完成了超過40次的上市公司調研。其中,淡水泉參與上市公司調研51次,高毅資產參與49次,盤京投資參與45次。
百億級私募上海石鋒資產董事長郭鋒表示,受疫情影響,二季度以來該機構主要通過線上會議參與上市公司調研,在行業覆蓋面上較廣泛。“近期除了持續關注新能源、半導體、醫藥生物、消費等熱門賽道以外,還調研了煤炭、精細化工、建材、互聯網等行業。”郭鋒透露。
青驪投資總經理蘇雪晶向中國證券報記者介紹,近期該機構主要覆蓋了新能源、半導體、軍工以及經濟穩增長的相關方向,整體而言,公司調研覆蓋的范圍較大。
對標的基本面要求更嚴格
一些跡象顯示,頭部私募機構在個股選擇方面,提出了更高標準。整體來看,“高景氣”與“確定性”這兩個近年來被買方機構推崇的關鍵詞,仍然是不少頭部私募機構在構建投資組合時的主要考量因素。
“今年美聯儲開啟加息、縮表周期,不確定性因素較多,本輪反彈市場估值全面向上的可能性比較小。我們現階段對于公司基本面的要求可能更加嚴格,尤其對業績確定性的要求會明顯提升”,星石投資副總經理、首席研究官方磊稱。此外,他還認為,未來個股投資的超額回報,更多會來源于強勁的基本面確定性或基本面反轉方面。
上海某百億級私募負責人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在經過5月的全面修復之后,6月A股市場表現可能會比較糾結。綜合疫情防控、海外市場、我國經濟基本面等方面來看,當前階段進行投資的糾結之處主要在于,一方面難以確定“估值錨”,另一方面則擔心錯失有確定性的產業趨勢投資機會。整體而言,該機構認為“市場大概率處于底部區域”,后續行情能否持續走強,還需要邊走邊看,更傾向于密切跟蹤高景氣賽道中業績持續高增長的公司。
新主線浮出水面
數據顯示,5月以來,高毅資產、景林資產、淡水泉等知名百億級私募機構在公司調研方面,覆蓋了大量科創板、創業板中的市值相對不高、偏成長性的新興產業公司。以景林資產為例,截至6月9日,該機構5月以來對公司進行的29次調研中,科創板、創業板公司合計達15次。
郭鋒表示,近期頭部私募機構對于創業板、科創板的個股比較關注。他認為,在目前階段,科技屬性較強的成長股往往更容易把握產業方面的新需求,疊加前期股價調整充分,更容易出現結構性投資機會。方磊則稱:“由于前期調整幅度相對較大,成長板塊內部的細分領域機會正在增加,相關投資的長期勝率會有明顯提高。”
此外,在投資視野上,部分頭部私募機構對一些新市場主線尤為關注。蘇雪晶稱,近期青驪資產對于國企、央企改革方向進行了重點研究和布局。以2021年情況來看,該機構發現很多國企央企在科研院所改革、股權激勵措施后,煥發了新活力,結合國企央企在A股市場長期的估值水平來看,能夠從這輪改革中受益的公司,資本市場的認可度可能會持續提升。
目前,還有私募機構表示,將從“穿越經濟周期”的維度挖掘投資機會。丹羿投資執行合伙人兼投資總監朱亮表示,綜合基本面等因素考量,會特別優選與宏觀經濟關聯度相對較小的軟件、半導體、智能汽車供應鏈企業。郭鋒稱,當前的流動性較為寬松,但短期經濟增長動能仍有不確定因素,因此在尋找新的投資機會方面,也會考慮選擇與宏觀經濟關聯性不大的一些行業。
前述上海百億級私募負責人強調,在市場整體反彈一個多月的背景下,挖掘強勢個股的難度較前期明顯加大。未來一段時間的結構性機會,可能會從前期市場關注度不高的領域中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