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交銀施羅德基金總經理謝衛:恪守金融邊界 追求高質量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交銀施羅德基金總經理謝衛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只有高質量的發展,才能滿足居民對財富管理行業日益增長的需求。
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我的提案主要圍繞兩大方向,一是針對宏大的中長期問題,可能首先需要逐漸形成共識,提出后可以引發行業的充分討論和關注;二是針對科學執行和具體操作的中短期問題,內容聚焦在提高執行的效率和效果。”謝衛表示。
近年公募基金行業的大發展,讓這位基金行業“老兵”看到了歷史機遇的到來,也讓他對行業發展提出了更高期許——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公募基金行業的發展有目共睹,各方面的數據也能說明行業正在經歷飛速的上升。不過,基金行業發展至今,所有從業者應該思考兩個問題:第一、面對投資者的高度信任,基金公司管理者需要回答的問題是,當投資者、股東、公司、團隊利益發生沖突時選擇什么,是否能夠知行合一,恪守投資者利益至上的原則;第二、面對持續涌入的資金,基金經理需要回答的問題是,投資框架是否具備延展性,投資路徑是否可解釋、可復制、可跟蹤,能力圈是否得到了拓展,是否為承接更大規模資金做了充足準備!敝x衛在采訪中表示。
對這兩個問題,謝衛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在采訪中,他特意播放了一段視頻,視頻中有一句話是:“金融的邊界是什么?是美德。”這是謝衛對于行業發展的“道德觀”的凝練,也是對于知行合一、投資者利益至上的呼應。
推動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發展
在謝衛今年的政協提案中,有一份是《關于進一步發揮稅收政策作用、推動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發展的幾點建議》。
謝衛指出,稅收政策在推動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貫徹落實“十四五”規劃建議中“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的要求,推動我國第三支柱發展,他提出了三點建議。
首先,進一步提高個人稅收優惠政策力度。一是在繳費環節,建議在現有基礎上適當提高第三支柱繳費的稅前扣除額度,并根據社會平均工資增長、通脹等因素的變化進行指數化調整,建立動態調整機制;二是在領取環節,建議比照領取年金的個人所得稅處理方式,不計入綜合所得,全額單獨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表計稅,鼓勵分期領取,降低領取時適用稅率,進一步擴大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受益人群。
其次,實施合格金融產品稅費優惠政策。一是建議對納入第三支柱范圍的公募基金、銀行理財、個稅遞延產品等合格金融產品,減免投資交易環節的增值稅和印花稅等相關稅費,降低交易成本,增厚投資收益,突出該類金融產品的養老投資屬性,以區別于普通金融產品;二是建議對金融機構因發行管理第三支柱合格金融產品而取得的收入,減免對應的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降低機構開發、拓展該類金融產品的經營成本,鼓勵金融機構加大資源投入力度、更積極地參與我國第三支柱市場建設。
最后,統籌年金和第三支柱稅收政策。海外成功經驗表明,統籌第二、第三支柱的發展,對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的建設有著積極作用。建議進一步推動年金和第三支柱在稅收方面的統籌銜接,即將繳費稅收優惠政策賦予到個人,允許個人靈活選擇運用于年金計劃或第三支柱,為第三支柱制度的良好開端和行穩致遠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