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雪松控股董事局主席張勁:借助金融科技發展供應鏈金融服務
全國政協委員、雪松控股董事局主席張勁近日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今年圍繞供應鏈、粵港澳大灣區、鄉村振興提交了4份提案。
在供應鏈方面,他建議深化海外供應鏈與國內產業鏈全面聯動,并運用金融科技手段,創新發展供應鏈金融服務。對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他建議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融入全球創新體系,以開放合作促科技自強。
深化海外供應鏈與國內產業鏈聯動
張勁有兩份提案與供應鏈相關,分別是“深化海外供應鏈與國內產業鏈全面聯動”“運用金融科技手段,創新發展供應鏈金融服務”。
張勁認為,中國企業分布全球的海外供應鏈網絡,是維護國內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安全的一道防火屏障。深化海外供應鏈與國內產業鏈全面聯動,具備向外防護和向內輸血的雙重價值,可以保障國內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并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為世界各國提供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
他建議,一是通過制度創新,破除跨國界資源要素流通和貿易便利的機制障礙,實現海外供應鏈與國內產業鏈的更好聯動;二是摸清海外供應鏈“家底”,支持重點企業擴鏈補強,結合國家重大需求,支持重點企業拓展海外產業,鞏固優勢,補齊短板;三是提升中國龍頭企業在全球供應鏈體系的話語權;四是高水平建設現代物流體系,提高商貿流通的現代化水平。
他表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依然突出,加速供應鏈數字化變革與供應鏈金融創新,是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的可行突圍路徑和現實選擇。他建議,加快鼓勵供應鏈金融發展的各項政策落地;加快供應鏈金融平臺的線上化、數字化建設;推廣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中的應用;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鼓勵金融機構與核心企業合作。
推動大灣區融入全球創新體系
張勁認為,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科創中心還存在很大提升空間,比如,產業創新、技術創新較強,但基礎研發和原始創新弱,創新成果轉化機制缺乏等。
張勁建議,可以突破行政區劃限制,建設高標準開放型創新高地,讓創新要素在大灣區“9+2”城市間順暢流動;鼓勵企業和機構“走出去”,主動融入全球創新體系,特別是支持龍頭企業發起或參與國際合作的科技項目,在開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創新水平;聯合粵港澳三地,組建具有全球水準的智庫平臺;推進粵瓊深度創新合作,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與海南自貿港深度融合,打造國際創新要素集聚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