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增長底氣足 多地今年經濟增速目標瞄準“6”以上
截至1月18日,全國已有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同時公布了2021年的地方生產總值(GDP)增速與2022年GDP目標增速。在經濟運行面臨三重壓力下,多地的經濟發展目標依然保持力度,將GDP增速設定在6%以上,體現出地方穩經濟增長的十足底氣。
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多地將2022年的GDP增速設定在6%以上,既要求地方在2022年要實現“穩中求進”,以更大的努力去實現目標,也反映出這些地方對于2022年穩增長有信心、有底氣。
多地GDP增速目標
設定“6”以上
截至1月18日,已經召開省級兩會的地方中,除甘肅外,11個省區市都公布了2021年預計GDP增速。其中,北京、浙江、安徽、湖南、廣西、重慶、四川等均高于去年初的既定目標,如北京、重慶等個別地區超出2個百分點以上。
“目前已預公布的省份增速大部分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可能表現較好的省份更傾向于先報成績。”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高級宏觀分析師應習文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2021年經濟增速高于年初目標的地區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全年受疫情影響較小的,比如四川、重慶;一類是2020年GDP增速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021年增速自然會因為基數效應而提升,比如2020年增速僅1.2%的北京。
在公布成績的同時,12個省區市也發布了2022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證券時報記者梳理發現,僅有北京、重慶將增速目標設定在6%以下。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2022年把經濟增長目標設置為5%以上兼顧了需要與可能,與潛在增長率相銜接,也為疫情防控、結構調整和應對經濟運行中的不確定性留出余地,有利于引導預期、提振信心,引導各方面把精力集中到提高發展質量效益上來。這也為今后幾年深化改革、調結構、防風險留出更大空間。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也做出了類似表述。
目前來看,河北、廣西、四川、西藏、安徽、江西、湖南、河南將2022年GDP增速目標設定在6%以上。安徽、江西不僅將增速目標設定在7%以上,還表示將在實際工作中力爭更好結果。西藏更是將在今年挑戰8%左右的增速目標。
在應習文看來,由于2020年多地經濟增速表現不佳,因此2021年的目標增速相對容易達成。而多地將2022年的GDP增速設定在6%以上,則要求地方在2022年要實現“穩中求進”,以更大的努力去實現目標。也有專家對記者表示,目前情況反映出這些地方對于2022年穩增長有信心、有底氣。
擴內需挖潛力
各地穩增長底氣足
從各地2022年的工作重點來看,通過擴大有效投資、刺激居民消費、增進經濟新動能來釋放經濟發展潛力,是各地敢于設定經濟增速在6%以上目標的“底氣”。
在擴大有效投資上,各地都強調將在2022年狠抓重大項目建設,通過加快推進“兩新一重”、城市更新、民生補短板等領域項目開工建設,盡早形成工作實物量。安徽省就明確,將以重大項目為牽引擴大有效投資,全年新開工億元以上重點項目2600個以上、竣工1200個以上。河南省全年計劃推動64個投資10億元以上的新型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建設,新建5G基站4萬個、各類充電樁3萬個以上。四川在加快川藏鐵路、成達萬高鐵等重大工程建設的同時,還與重慶發力川渝合作共建,大力推進160個共建重大項目開工落地。
為積極擴大有效投資,上海市在1月18日發布《2022年上海市擴大有效投資穩定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確提出要加快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爭取上半年完成全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對保障性住房的擴容提速也被寫入多地的2022年重點計劃中。如廣西壯族自治區就計劃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6.1萬套(間),四川省將新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7.8萬套(間)。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鐘正生指出,2022年全國保障性住房增量約為230萬套(間),形成房地產開發投資額約3363.8億元,預計拉動2022年房地產開發投資2.3個百分點。
在刺激居民消費上,多地都提出要在2022年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如安徽省就明確要培育縣鄉消費、數字消費等新的增長點,支持各地舉辦富有特色的消費節活動。四川省力爭打造一批文體旅商綜合體、特色街區、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浙江省將重點培育壯大文化服務、休閑旅游、健康養生等生活性服務業。 (賀覺淵 江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