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加快中國企業境外上市備案速度
歐陽劍環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6月19日在2024陸家嘴論壇上表示,新質生產力核心要素是科技創新,私募股權、創投基金是促進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
“對于私募股權基金和創投基金,證監會的態度是要大力發展、規范發展。”方星海說,據中國基金業協會統計,今年一季度,PE/VC基金共投資4438個項目,資金總額1915億元,全年投資額可能接近8000億元至1萬億元。
談及企業境外上市,方星海表示,自去年3月境外上市備案管理制度規則發布實施以來,中國企業赴境外上市非常活躍。截至6月18日,證監會共備案158家企業赴境外上市,其中,85家企業赴港交所上市,73家企業赴美國上市。“現在速度比以前快一些,但還要繼續加快備案速度。目前排隊企業非常多,這表明中國有一大批企業非常活躍,想要做大做強。”他說。
方星海表示,在備案過程中,要強調對擬境外上市、融資額比較大、科技創新實力強的企業盡快予以備案,證監會也支持內地企業赴境外上市時,更多到香港上市。
談及創新與資本市場的關系,方星海認為,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已積累下很多優勢和實力。一是IT、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領域擁有非常多的人才;二是經濟得到巨大發展,積累了大量資金,這些資金可以轉化為資本;三是我國擁有巨大的市場。
方星海認為,要把人才、資本、市場這三大優勢轉化為創新的實際成果,資本市場責任重大,只有資本市場能把創新的風險特性和資本對風險的承受能力很好地結合起來。同時,資本市場自身高質量發展也只有在與創新的深度結合中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