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國務院原副秘書長江小涓: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 深化改革壯大新動能
10月24日,由中國證券報與南通市人民政府主辦、北京基金小鎮全面戰略合作的2024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江蘇南通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國務院原副秘書長江小涓在論壇上表示,經濟體制改革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應對經濟承壓的局面,既要靠政策調節,更要靠深化改革來增強內生動力。為此,需協同推進建設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善推動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和高水平開放體制機制。
加快相關基礎制度建設
談及建設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江小涓表示,要破立結合。一方面,繼續“破”,破除不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制度束縛;另一方面,加強“立”,加快市場相關基礎制度建設。
江小涓說,當前仍面臨一些不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制度束縛。要破除障礙,為各類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在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方面,要深入破除市場準入壁壘,推進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向經營主體公平開放,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支持有能力的民營企業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向民營企業進一步開放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完善民營企業融資支持政策制度,破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對于國有經濟,要明確國有資本重點投資領域和方向。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向關系國計民生的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公益性領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
在加強“立”方面,江小涓介紹,《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了市場經濟基礎制度這個重要概念,將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列入,其中有許多重要的新要求。
例如,《決定》提出“依法平等長久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其中的“長久”兩個字受到高度關注,表明保護各種所有制產權不是權宜之計,不會發生改變,給各類投資者和企業家以長期信心和預期。
江小涓認為,加強“立”要靠制度建設,解決突出矛盾。如,在稅制改革方面,要健全有利于高質量發展、社會公平、市場統一的稅收制度,優化稅制結構;在招商引資方面,要規范地方招商引資法規制度,嚴禁違法違規給予政策優惠行為。
完善高水平開放體制機制
“推進經濟體制改革要完善制度,健全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江小涓說。
江小涓表示,高質量發展要求生產要素向高品質產業、有競爭力的企業集中。長期以來,我們在鼓勵進入市場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在方便退出市場方面還有所不足,這不利于市場發揮優勝劣汰、提高產業水平的作用。在這方面,《決定》提出,健全企業破產機制,探索建立個人破產制度,推進企業注銷配套改革,完善企業退出制度。“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制度安排,有利于要素向優勢企業集中,有利于發展新質生產力。”
談及發展新質生產力,江小涓認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一項新任務,要健全相關規則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質生產力更相適應的生產關系,促進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產率。
推進經濟體制改革還應完善高水平開放體制機制。江小涓表示,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推動高水平開放大有可為。其中,推進制度型開放尤為重要。要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在產權保護、產業補貼、環境標準、勞動保護、政府采購、電子商務、金融領域等實現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