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車董事長孫永才:推動上市公司持續提升投資價值
“中國中車一直高度重視所屬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表現,推動所屬上市公司持續提升投資價值、加強市值管理?!比珖f委員、中國中車董事長孫永才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公司將結合實際情況,密切關注政策動向,積極研究用好資本市場提供的各類融資產品、股權激勵、增持回購等工具,優化資源投向和業務布局,為企業經營、重組整合、市場化改革等更好地賦能。
四方面加強市值管理
當前,加強市值管理成為國企改革加速破局的新方向。
孫永才表示,中國中車推動所屬上市公司持續提升投資價值、加強市值管理,包括四個方面:以提升內在價值為核心;以高效公司治理為保障;以良好投資者關系為基礎;以長期穩定分紅為體現。
為應對行業發展周期性挑戰,孫永才表示,中國中車堅持創新驅動戰略,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以商業模式創新支撐價值創造,不斷優化產品和服務組合,構建“雙賽道雙集群”產業發展新格局,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中國中車將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密切關注政策動向,積極研究用好資本市場提供的各類融資產品、股權激勵、增持回購等工具,優化資源投向和業務布局,為企業經營、重組整合、市場化改革等更好地賦能。”孫永才說。
完成DeepSeek大模型內網部署
當下,央國企正積極擁抱DeepSeek,構建增長新引擎。
孫永才表示,中國中車第一時間完成DeepSeek大模型在內網部署,攜手中國電信攻克全尺寸DeepSeek-R1 671B完整版大模型的深度集成應用難點,是首批在全國產化智算平臺上部署的企業之一。
作為高端裝備制造業的代表企業,中國中車是國務院國資委首批“AI+”行動單位中唯一的裝備制造業企業,重點圍繞智能產品、數智產業、智慧企業、智能平臺推進應用場景落地。
孫永才介紹,比如,復興號智能動車組在智能行車、智能服務、智能運維等方面全面升級,進一步提升了智能化水平和旅客出行體驗;兩萬噸重載機車自動駕駛、車載關鍵設備檢測與健康管理技術、故障檢測與智能診斷技術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據了解,目前,中國中車正在圍繞“數智鐵路、智慧城軌、智慧能源、數智產業”四大產業方案,建設數智轉型、智能產品、智能技術、智算平臺、智算中心五大共性平臺,建設全集團全級次子企業和各業務領域N個場景應用,推動AI技術深度融入中國中車全產業鏈、供應鏈和創新鏈,全面賦能22個方向、106個業務、369個場景。
“未來中國中車將加快應用生態建設,挖掘裝備制造業戰略高價值場景,持續升級中車‘斫輪’行業大模型,提煉可復制、可拓展的共性經驗,打造工業開放服務平臺,發展中車數智產業,全鏈賦能裝備制造業人工智能發展?!睂O永才說。
對于人工智能給行業發展帶來的改變,孫永才認為,人工智能對產業發展起到賦能、賦智、賦值作用,表現出價值創造的“乘數倍增效應”。
加大創新激勵和研發投入
科技賦能發展,創新決勝未來。中國中車一直把科技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
孫永才表示,在產品研發方面,圍繞軌交產業升級、戰新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等三類產業,重點在數智化、綠色化、平臺化、模塊化、集約化、標準化等“六化”方向,統籌開展軌道交通裝備和清潔能源裝備“雙賽道”重大產品研發、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技術研究方面,強化基礎研究,推進戰略導向的體系化基礎研究、前沿導向的探索性基礎研究、市場導向的應用性基礎研究。在研發投入方面,加大創新激勵,持續探索多元化的研發投入模式,研發投入強度始終保持在6%以上,基礎研究投入占比逐漸接近20%。
據介紹,中國中車已建立起產業鏈、創新鏈同步部署、協同推進的機制。注重凝聚內外部智力資源,聯合國內外50余家高校和科研院所,30余家兄弟央企,2000余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60余個國家級創新平臺,18個海外研發中心開展協同攻關。同時,推動研發資源高效利用和共建共享,深化校企合作,打造區域創新中心,深入參與國家實驗室建設,發揮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平臺作用,爭當協同開放創新典范。
面向未來,孫永才表示,按照中國中車第一次黨代會和“十四五”規劃提出的“兩步走”戰略安排,第一步,到2025年建成以“一核兩商”為標志的世界一流中車;第二步,到2035年建成以“受人尊敬”為標志的世界一流中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