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商僑企在消博|吳清樂:借助消博會與自貿港東風 僑企拓展中國東南亞雙向貿易
新華網海口4月17日電(張瑜 王雯君)4月13日至18日,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在海南舉行。泰國海南商會秘書長吳清樂在消博會期間接受新華網采訪。
問:您怎么看待消博會這樣一個平臺?它為僑企僑商打開中國及國際消費市場提供了哪些獨特的機遇?
答:消博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平臺,能夠幫助僑企以低成本測試中國市場,了解消費者偏好,從而設計適合中國市場的產品價格和規格。其獨特優勢在于海南自貿港的區位便利,尤其是與東南亞的距離近,運輸成本低,人員往來便捷。
此外,消博會匯聚了全球精品消費品,提供了展示、交流和合作的機會。通過這個平臺,僑企可以與中國及國際采購商洽談合作,擴大市場覆蓋范圍,同時利用海南的免稅政策和開放環境進一步降低貿易成本。
問:中國消費者對于海外商品和品牌的認知度和需求在不斷變化,您認為僑企僑商在滿足中國消費者對海外優質商品需求方面有哪些優勢?又是如何利用這些優勢的?
答:中國消費者越來越重視產品質量,尤其是天然產品。東南亞商品以天然原材料為主,價格也相對低廉,這些特點深受中國消費者認可。僑企僑商在推廣東南亞產品時具有獨特優勢,可以更容易地將這些產品推向中國市場。同時,通過僑企的資源整合和渠道優勢,可以實現更高效的市場拓展,滿足消費者對海外優質商品的需求。
問:今年是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擴大開放之年,您怎么看待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這一機遇?對您有什么影響?
答:海南自貿港政策是一個難得的好政策,將對中國未來產生重大改變。對于我們企業而言,這是一項重要的機遇。我們需要抓住這個時機,把東南亞的優質產品引入中國,同時把中國的優質產品出口到東南亞。此外,資金流動變得更加便利,成本也顯著降低,這將極大提升我們的業務效率和競爭力。
問:作為僑商,您對其他有意向進入中國市場或擴大在中國業務的僑胞有什么經驗分享或建議?
答:我建議僑胞們充分利用海南自貿港的政策優勢,將自己國家的獨特產品引入中國市場,尤其是那些適合中國消費者需求的優質商品。海南自貿港的開放政策提供了便利,但整個過程可能需要較長時間,因此越早進入中國市場越好。此外,還可以通過海南自貿港的平臺,推動中國商品出口到其他國家,實現雙向貿易發展。這種早期布局不僅能搶占市場先機,還能充分發揮政策紅利,助力企業長遠發展。
問:您對海南自貿港未來的發展有什么建議?
答:我希望海南未來能夠更加開放,實現全球優質產品零關稅引入,讓海南真正成為自由消費的島嶼經濟。同時,海南需要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尤其是在吸引外資企業方面,還應加強人才培訓,特別是提升英語能力,以更好地服務國際化需求。此外,通過海南自貿港的平臺,僑企僑商可以將產品推向中國市場,這種跳板效應能夠促進雙向貿易,但整個過程需要時間,因此越早行動越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