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ESG領域 主題理財產品發行升溫
ESG主題理財產品發行持續升溫。中國理財網顯示,截至7月17日,在售及存續的ESG主題理財產品216只,其中,今年新發行71只,較去年同期增長57.8%。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理念的逐步深入,未來ESG理財產品有望加速發展。
積極布局ESG理財產品
隨著綠色金融及ESG理念的興起,銀行及銀行理財公司積極布局ESG主題理財產品。從發行主體來看,除工銀理財、農銀理財、招銀理財、興銀理財等全國性國有大行和股份行旗下的理財子公司外,也有天津銀行、青銀理財、南銀理財等城商行或其理財子公司參與其中。此外,部分外資銀行也緊跟國內趨勢,渣打銀行、花旗銀行等紛紛發行ESG領域理財產品。
厚雪研究首席研究員于百程表示,近兩年ESG及綠色主題理財產品發行升溫,一方面顯示出銀行理財不斷加強產品創新,通過此類產品構建自身業務特色;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投資者對具有穩定長期收益的固收類ESG主題產品的認同。
從產品類型來看,目前在售及存續的ESG主題理財產品以固定收益類為主,有147只,占比近70%,混合類產品68只,權益類產品僅有1只。
此外,ESG主題理財產品期限偏長,風險等級較低。目前在售及存續的ESG主題理財產品的投資期限大多在一年以上,風險等級以中低和中級為主,業績比較基準在3.6%至5.6%之間。
底層資產以債券為主
近年來,銀行及理財公司持續推動ESG領域、綠色金融類理財產品布局,多方位挖掘ESG領域、綠色金融領域投資價值,助力“雙碳”發展。
在理財產品底層資產配置方面,債券類仍是固收類產品底層資產的絕對主力,權益類投資占比較小。以日前發布一季度投資管理報告的“郵銀財富·鴻錦封閉式2022年第5期(ESG主題)人民幣理財產品”為例,債券占該產品總資產比例為89.9%,公募基金占比為9.23%,現金及銀行存款占比為0.52%,權益類投資占比僅為0.36%。
在權益類產品方面,光大理財發行的“陽光紅ESG行業精選理財產品”一季度投資報告顯示,該產品權益類資產占比達92.29%。投資策略上,該產品精選在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等方面較好的優質龍頭企業。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該理財產品的前十大重倉股包括溫氏股份、科達利、寧德時代、牧原股份、海康威視等。
有望加速發展
展望未來,業內人士認為,ESG主題理財產品有望加速發展。不過,當前ESG理財產品的發展仍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例如,目前部分理財公司投研能力較弱,面對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等多方面的競爭,需進一步提升投研能力。
中國銀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峰日前指出,為應對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的挑戰,理財公司應逐步完善投研體系框架,從宏觀經濟、行業框架、股票研究和大類資產配置等各個維度打造投資研究支持體系,為投資活動提供投研支持。
此外,劉峰表示,一方面,理財公司應樹立多元化大類資產配置思維,構建經濟轉型周期中的投資組合,力爭實現在一個完整經濟波動周期中取得收益最大化的目標。另一方面,通過海外多元化的資產配置,達到地域性的多元化和資產類別的多元化,幫助投資者在經濟下行周期保證投資收益及資產保值增值。
在ESG評價體系方面,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各類ESG理財產品對ESG投資策略的披露較為籠統。境內理財產品可通過建立自身ESG評價體系,再結合自身信用評價體系、中債ESG評價體系,篩選特定的期限及規模,構建相應投資指數,為產品投資提供參考。
中信建投證券銀行業聯席首席分析師楊榮表示,隨著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理念的逐步深入,未來ESG理財產品有望加速發展,與國家政策目標進程緊密結合,開發更多支持減碳的投資策略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