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輸血”帶動“造血” 廣東證券基金期貨機構做好鄉村振興“必答題”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黨的二十大在擘畫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宏偉藍圖時,對農業農村工作進行了總體部署,明確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2023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廣東證券期貨業協會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近年來,在廣東證監局的指導下,廣東轄區證券基金期貨機構積極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從產業扶貧、金融服務、民生保障、鄉村建設和消費幫扶等方面,充分發揮金融機構優勢,整合行業資源,以“輸血”帶動“造血”,為廣東加快建設農業強省和推動落實“百千萬工程”提供有力金融支撐。
聚焦產業振興
增強內生發展動力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之一。近年來,圍繞貧困地區特色支柱產業和優勢資源,廣東轄區證券期貨機構致力于提升其內生發展動力,探索可持續發展之路。
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如廣東轄區機構在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開展的五指毛桃種植示范園項目,已經實現穩定分紅,2021年至2022年1204名脫貧人次獲得分紅118.64萬元;支持廣東省南雄市百順鎮開展“高山茶”特色項目,分紅保障村集體年收入超過35萬元;引導廣東省翁源縣壩仔鎮各村發展特色農業,引進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擴大香水檸檬等當地優質農產品種植規模,盤活流轉土地近2000畝,切實促進農民增收;捐贈資金支持江西省修水縣新建“寧紅茶”加工廠房300平方米,擴大當地支柱產業生產規模,促進村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協調投入資金支持內蒙古自治區興和縣即食水果胡蘿卜加工,吉林省安圖縣、龍井市藥材種植、冷榨大豆油加工和肉牛養殖等當地特色農業產業化項目,全力推動當地鄉村產業振興發展。從內蒙古、吉林到海南、廣東、江西,廣東轄區機構服務鄉村產業振興的腳步遍布祖國各地。
挖掘當地特色優勢資源,探索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之路。如廣發證券通過“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示范村”項目開設農民田間學校,加強對農民生態種植技術的培訓,推廣綠色農業生產操作規范,在提升種植技能的同時保護土地肥力和生態環境,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撬動金融力量
服務“三農”發展
資本市場是直接融資的主戰場,也是風險管理的重要平臺。廣東轄區機構積極支持培育有潛力的公司通過資本市場獲得持續發展動力,以“保險+期貨”模式助力農業生產保供穩價增收,撬動金融力量,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債是近年來資本市場推出的特定品種債券,旨在引導更多資金投向鄉村振興領域。廣東轄區證券行業機構克服鄉村振興債創新發展初期種種困難,主動融入、靠前服務,積極開展承銷服務業務。例如,萬聯證券成功承銷發行2只鄉村振興專項債券,發行規模分別為5億元、2億元,其中“廣新控股專項公司債”為全國首單交易所鄉村振興專項公司債券,募集資金投入養豬場現代化建設項目,助力打造新型農業生產示范基地。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支農作用,優化‘保險+期貨’。”這是“保險+期貨”連續第八年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
目前,“保險+期貨”已經成為支持鄉村振興的成熟機制,并不斷向“保險+期貨+訂單”“保險+期貨+銀行”等模式延伸推廣,獲得金融機構和農戶青睞。廣東轄區期貨行業機構紛紛加大“保險+期貨”業務投入力度,支持“保險+期貨”增點擴面,如華泰期貨積極與廣州、惠州、佛山、肇慶、江門、韶關、珠海等地保險公司對接合作白糖、生豬、飼料等品類“保險+期貨”項目,為當地近4萬噸農產品提供4.5億元價格風險保障;廣州期貨2021年至2022年共投入資金2779.56萬元,用于涉農“保險+期貨”保險費捐贈。轄區機構積極用好“期貨+保險”工具,發揮期貨市場的風險管理功能,為農業生產經營活動“保駕護航”。如開展天然橡膠“期貨+保險”業務,為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種植戶提供兜底保障;開展“訂單收購+期貨”試點項目,為陜西省延長縣蘋果種植戶提供風險管理服務;為肇慶、梅州、揭陽等重點養殖區域近95萬頭生豬提供23億元價值保障,有力推動實現穩產保供增收。
鞏固脫貧成果
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結合鄉村振興定點幫扶工作,廣東轄區機構積極參與防止返貧動態監測,筑牢防返貧底線。如東莞證券聯合廣東省翁源縣壩仔鎮及各村干部,對全鎮22個村913戶脫貧戶2255人開展全覆蓋返貧監測,共走訪脫貧戶1738戶次,為7戶困難群眾申請了低保,幫助20多名脫貧群眾順利就業,引進開設3個鄉村振興車間,提供200多個就業崗位,促進相關村集體增收。
聚力改善民生福祉,廣東轄區機構積極整合社會公益資源,建橋鋪路支援鄉村建設,聚焦教育、醫療等方面改善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積極支持美麗鄉村風貌提升行動,助力修筑堤壩、改造路基、修復水利、安裝路燈等多個項目建設落地。如易方達基金連續多年堅持舉辦基層鄉村醫生培訓活動,在福建寧德、江西贛州、廣東湛江等多地開展相關項目,迄今已培訓逾萬名鄉村醫生;大力支持各地鄉村建設,協調資金90萬元支持廣東省普寧市占隴鎮各村光伏發電項目,協調資金100萬元支持廣東省普寧市延長埔村2個光伏發電項目,協調資金130萬元支持廣東省封開縣南豐鎮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協調資金149萬元支持廣東省紫金縣中壩鎮村道路面擴寬和文化廣場工程等項目,推動當地公共服務水平顯著提升。如萬聯證券捐贈資金用于水利工程修復,幫助云南省永善縣青勝鄉群眾解決飲水難、產業種植群眾貨運難及振興養殖合作社牲畜飲水難的“三難”問題;大力支持改善村容村貌,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麥蓋提縣捐贈資金用于英也爾村150戶村民房前菜地灌溉管道鋪設和房屋散水修補及破損墻面修繕。如安信證券廣州分公司和華泰證券廣東分公司各出資18萬元建設廣東省普寧市延長埔村道路硬底化項目。
隨著優勢特色產業的建立,越來越多的扶貧產品在各地上市。廣發轄區機構本著“扶上馬、送一程”的原則,積極幫助幫扶地區解決農產品銷售問題。如廣發期貨積極幫助對口幫扶地區搭建農產品網上銷售平臺,已支持安徽太湖、云南江城、湖北來鳳、河南桐柏、陜西周至等地超過120種農產品上架平臺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