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部門重申券商跨境展業整改原則 明確對存量客戶仍延續既定要求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梁銀妍)記者從券商機構了解到,近日收到了當地證監局傳達的關于規范整改非法跨境展業活動的有關要求,對存量客戶仍延續既定要求,允許存量境內投資者繼續通過原境外機構開展交易,但禁止境外機構接受違反我國外匯管理規定的增量資金轉入此類投資者賬戶,并要求機構加強監測監控。
并非監管“新動作” 對存量客戶仍延續既定要求
據券商相關人士介紹,這并非監管部門新動作,而是針對前期整改中遇到的問題,明確一些操作性要求。自今年初起,監管部門曾多次明確“有效遏制增量、有序化解存量”的整改原則及具體整改要求,公司也在持續落實相關整改工作。此次主要是針對前期整改中遇到的問題,明確一些操作性要求,總體與前期對富途控股、老虎證券的整治要求基本一致。
據悉,自今年2月份,境內證券公司非法跨境展業規范整改工作開展以來,總體平穩推進,但在推進過程中,有證券公司對部分整改標準把握不是很準,證券行業陸續向監管作了反映,這次傳達的監管要求對一些具體操作問題作了針對性回應。
“此次收到監管通知并不意外。”中信證券表示,香港子公司實際上已經不為內地客戶開立證券賬戶,這次要求主要是進一步清理招攬內地客戶的信息和渠道。監管部門同時要求公司做好向存量客戶預告知和解釋說明,完善存量客戶交易備用通道,避免存量客戶交易受到影響。
根據監管安排,對存量客戶仍延續既定要求,允許存量境內投資者繼續通過原境外機構開展交易,但禁止境外機構接受違反我國外匯管理規定的增量資金轉入此類投資者賬戶,并要求機構加強監測監控。
針對跨境券商監管早有跡象
業內人士認為,近幾年,面對金融科技創新類業務,監管部門確立監管標準和原則,以監管信號引導企業走向健康良性互動之路。針對跨境券商監管也早有跡象,這也是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表現。
2016年7月,中國證監會發布境外投資風險提示,點名一些境內網站和移動客戶端提供美股、港股等境外證券買賣服務。當時,證監會表示,除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滬港通”機制外,未批準任何境內外機構為境內投資者參與境外證券交易提供服務。
2021年10月,證監會表示,富途控股、老虎證券等未經中國證監會核準,面向境內投資者開展跨境證券業務,此類境外證券經營機構的跨境證券業務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將依法對此類活動予以規范。
去年12月底,證監會表示,明確老虎證券、富途控股未經核準面向境內投資者開展跨境證券業務,根據證券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其行為構成非法經營證券業務,要求兩家公司按照“有效遏制增量、有序化解存量”的原則進行整改,包括依法取締增量非法業務活動,禁止招攬境內投資者及發展境內新客戶、開立新賬戶;妥善處理存量業務,允許存量境內投資者繼續通過原境外機構開展交易,但禁止境外機構接受違反我國外匯管理規定的增量資金轉入此類投資者賬戶等。
今年2月,證監會部署開展了境內證券公司非法跨境展業規范整改工作,核心要求是,禁止未在境內持牌的境外機構違規招攬境內投資者,并不得為其開立新賬戶;同時仍允許存量境內投資者繼續通過原境外機構開展交易,但存量投資者向境外賬戶轉入增量資金時應當嚴格遵守我國外匯管理的有關規定,并表示不會無故限制存量客戶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