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積極響應落實新“國九條”,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或“新‘國九條’”)。中信證券表示,這是繼2004年、2014年兩個“國九條”之后,時隔10年,國務院再次專門出臺的資本市場指導性文件,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資本市場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
中信證券認為, 伴隨新“國九條”及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出臺,新一輪資本市場“1+N”政策體系框架逐漸清晰,相關舉措牢牢把握“強監管、防風險、促高質量發展”的主線要求,體現了“兩嚴兩強”的監管新理念,指導性強、針對性足,描繪了中長期我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新藍圖。
嚴格把關資本市場“一進一出”,著力提升上市公司質效。中信證券認為,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長遠發展的基石,是市場投資價值的源泉,是國民經濟“基本盤”,必須嚴把“一進一出”兩端,提高上市公司整體質量。
對于進口端,意見提出要提高主板、創業板上市標準、完善科創板科創屬性評價標準、企業上市前要制定上市后分紅政策等措施,這有助于進一步引導中介機構提高申報企業質量,提升上市公司穩定回報投資者的能力。同時,意見再次強調要強化發行上市全鏈條責任,切實樹立對投資者負責的理念,例如建立中介機構審核回溯問責追責機制和“黑名單”制度,完善股票上市委員會組建方式和運行機制等。
對于出口端,中信證券指出,此次意見強調要加快形成應退盡退、及時出清的常態化退市格局,包括健全不同板塊差異化的退市標準體系、完善財務類退市指標、市值標準等交易類退市指標等。嚴格的退市規則將促進公司治理結構的改善,減少市場操縱,凈化市場生態。這也能促進資本市場的長期穩定,為投資者提供一個更安全、更可預測的投資環境。
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投資價值和加強投資者回報,有效提升投資者獲得感。中信證券表示,此前資本市場改革在融資端著墨更多,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落地實施并將逐漸深化。如何通過改善投資端制度、提升投資者獲得感,或是下一步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議題。
意見提出,要出臺上市公司減持管理辦法,對不同類型股東分類施策;對多年未分紅或分紅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東減持、實施風險警示;引導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后依法注銷;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等。圍繞以上方向,后續重要股東增持、回購股份、股權激勵、加大分紅力度等市值管理舉措還會進一步地推廣。
上述措施充分體現了以投資者為本的思想,只有更好回報投資者、保護投資者,市場繁榮發展才有根基。據中信證券統計,目前已披露2023年報分紅預案的900多家上市公司中,約2/3的分紅率相比上年有所提升,企業分紅意愿增強,政策鼓勵分紅的效果初顯。
打造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優化市場投資者服務,助力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中信證券表示,證券行業、投資機構與資本市場共同發展壯大,已成為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以自身的高質量發展助力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積極貢獻力量。
此前證監會明確提出,力爭通過5年左右時間,推動形成10家左右優質頭部機構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態勢;到2035年,形成2家至3家具備國際競爭力與市場引領力的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希望通過頭部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遴選構建和示范引導,全方位助力資本市場改革。
此次意見提出了更為細致的措施,例如完善高管人員任職條件與備案管理制度、完善與經營績效、業務性質、貢獻水平、合規風控、社會文化相適應的證券基金行業薪酬管理制度等,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為清晰的指引。未來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機構將進一步回歸本源,勤勉盡責,把功能性放在首位,為市場把好關,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
加大引入中長線資金提高資本市場內生穩定性,更好服務實體經濟。中信證券認為,此前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著力打造現代金融機構和市場體系,疏通資金進入實體經濟的渠道,優化融資結構,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對資本市場的功能和意義給予積極且明確的定調。
當前A股中長期資金持股占比不足6%,而境外主要市場普遍超過20%。中長期資金主要包括保險資金、社保基金以及養老金等。意見提出,完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政策;提升企業年金、個人養老金投資靈活度;鼓勵銀行理財和信托資金積極參與資本市場等。
來源穩定、行為規范、運作專業的中長期資金有助于構建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的基礎,既能夠提升市場的抗風險能力,降低各種外部風險對行情的沖擊;又能提振信心,對中小投資者的投資行為起到引導和示范作用。
重點針對衍生品、融資融券業務等加強防范風險,筑牢資本市場的“安全網”“防護欄”。中信證券認為,此次意見從維護市場平穩運行、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健全預期管理機制、統籌開放與安全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機制安排和政策舉措,補足了我國資本市場過去發展的短板弱項。
具體來看,此次意見提出要完善對衍生品、融資融券等重點業務的監管制度、探索適應中國發展階段的期貨監管制度和業務模式等。為保護投資者利益,有必要對衍生品業務全流程進行梳理,確保各環節的風險點均得到有效的管理。在上述措施下,未來證券公司將建立健全對衍生品、融資融券業務的管理機制,進一步壓實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業務,充分踐行金融為民理念,更加有效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
此外,意見提出要將重大經濟或非經濟政策對資本市場的影響評估內容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框架,這有助于確保政策同向發力、形成合力,從而起到穩信心、穩預期目的。
中信證券表示,下一步,將深入貫徹落實意見和證監會系列配套政策文件精神,更好服務金融強國建設。堅持資本市場的政治性、人民性,始終踐行金融為民的理念,突出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更加有效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助力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財富管理需求。聚焦強監管、防風險,堅持穩為基調,圍繞強本強基、嚴監嚴管的監管理念,不斷端正經營理念,處理好功能性與盈利性的關系,進一步提升合規水平,堅守風控底線,更好擔當資本市場健康秩序的踐行者和維護者。錨定高質量發展總要求,持續提升專業服務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發揮好直接融資“服務商”、資本市場“看門人”、社會財富“管理者”的功能,努力推動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建設取得明顯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