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獲國家科學技術獎 多家上市公司發“喜報”)
在日前揭曉的我國最具權威性的國家級科技獎項——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中,出現了多家A股上市公司的身影。截至今日,已有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相關情況,其中6家獲科學技術進步獎、2家獲國家技術發明獎。
慈星股份是最早公告獲獎信息的上市公司。公司9日晚間公告,其《支持工業互聯網的全自動電腦針織橫機裝備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該項目主要完成單位包括慈星股份、浙江師范大學以及深圳固高科技。
一同獲得技術進步獎的還有四方股份、生物股份等5家公司。其中,四方股份和北方聯合電力、清華大學等單位共同研制的《大型汽輪發電機組次同步諧振/振蕩的控制與保護技術、裝備及應用》項目榮獲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四方股份今日公告稱,截至2015年底,該項目技術和裝備已在我國13個火電廠41臺大型汽輪發電機組以及英國Hunterston核電站和印度KMPCL電廠得到應用,為國內外大型汽輪發電機組次同步諧振/振蕩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先進的技術方案和成套裝備,取得了重大的經濟社會效益。
生物股份則是沾了子公司金宇保靈的光。公司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金宇保靈生物藥品有限公司申報的《針對新傳入我國口蹄疫流行毒株的高效疫苗的研制及應用》榮獲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此外,公司副董事長、首席獸醫師魏學峰及公司研發總監劉國英作為上述項目主要完成人,均獲得此項目相關獎項。
恒邦股份昨日午間公告,公司與萬洋冶煉、中南大學等單位共同完成的《底吹熔煉-熔融還原-富氧揮發連續煉鉛新技術及產業化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據介紹,該項目攻克了熔煉、還原、揮發三個過程不連續的重大技術難題,開發了采用廉價還原劑熔融還原技術替代高耗能、污染重的鼓風爐還原技術,縮短了工藝流程,并開創了以鉛為捕收劑冶煉金銀等貴金屬的新工藝,實現了鉛冶煉及金銀回收技術領域的重大突破。
德展健康全資子公司、即將借殼天山紡織的嘉林藥業則憑借《化學藥物晶型關鍵技術體系的建立與應用》獲得該獎項。據披露,嘉林藥業以晶型藥物技術為支撐,以該技術應用的實驗數據為證據,應用藥物晶型技術,對其主打產品阿樂的原料藥阿托伐他汀鈣進行了充分的晶型研究,建立了完善的晶型控制工藝和質量控制標準,實現了與原研質量和療效一致。
此外,國星光電憑借《復雜表面熱功能結構形貌特征設計與可控制造關鍵技術》也獲得了上述獎項。據悉,該技術通過科技成果鑒定和第三方權威機構檢測,整體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部分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龍力生物和史丹利各自的申報項目則獲得了國家技術發明獎。
具體來看,史丹利申報完成的《基于高塔熔體造粒關鍵技術的生產體系構建與新型肥料產品創制》項目獲技術發明二等獎。據介紹,該項技術突破了國內復合肥造粒技術的多項技術瓶頸,填補了我國復合肥行業的多項技術空白,為國內復合肥行業工藝技術的改造與產品質量的提升提供了可靠的技術途徑。
龍力生物與北京林業大學等單位共同完成的《木質纖維生物質多級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已實現規模化生產及木質纖維生物質全資源化利用,產生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從根本上解決了木質纖維生物質利用單一資源化、原料嚴重浪費、環境重度污染的技術難題。
龍力生物進一步披露,截至目前,公司共獲得四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三項,包括“玉米芯廢渣制備纖維素乙醇技術與應用”項目(2011年度)、“玉米芯酶法制備低聚木糖”項目(2006年度)、“木質纖維生物質多級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201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一項,為“嗜熱真菌耐熱木聚糖酶的產業化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2011年度)。
據了解,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授獎279個項目、7名科技專家和1個國際組織。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人;國家技術發明獎66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6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71項,其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20項、二等獎149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