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網07月04日訊 6月以來市場波動加劇,部分股票出現非理性下跌,越來越多的公司基于對未來發展的信心推出了股票回購方案。數據顯示,6月以來,53家公司發布股票回購預案,公布回購預案和回購進展的公司總量達到86家。
同花順(300033,股吧)數據梳理顯示,今年以來公布回購預案的公司共128家,6月的回購預案數已創出年內新高,達到51起,上一個回購高峰是今年2月,當時公布回購預案的公司為39家。
目前上市公司的回購力度仍在延續,7月以來,公布預案的公司已達5月全月的數量,維持在年內較高水平。

從金額來看,6月以來公布預案的擬回購資金總額達175.85億,全年為376.23億元,占比接近47%,金額已遠超2月的回購高峰(94.97億元)。

從回購目的來看,回購的股份主要用于公司股權激勵計劃、員工持股計劃或依法注銷減少公司注冊資本等,其中49家公司方案提到將用于股權激勵計劃或員工持股計劃,占今年公布預案公司總量的約38%。
從市場表現來看,今年以來,回購預案公布后20日內,上市公司股價上漲的比例接近71%,其中佳訊飛鴻(300213,股吧)、蘇泊爾(002032,股吧)、克明面業(002661,股吧)區間漲幅一度超過30%。
國金證券(600109,股吧)認為,股票回購的動機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通過減少流通股本從分母端提升EPS,同時改善ROA、ROE等指標;向市場傳遞股票被低估的信號;降低代理成本,解決過度投資等問題,提高自由現金流的使用效率;作為分紅的替代;避免股權稀釋;防止被惡意收購。對于大部分股票,回購是推升EPS和股價的主要動力。以美股為例,股票回購是推升本輪美股牛市的重要原因。2009年以來,美股最大的買家實際上是公司本身。根據美聯儲的數據,截止2017年末,美國非金融企業累計購買了3.37萬億美元的股票從個股來看,企業盈利增長和股票回購共同推動了EPS的增長,少數如蘋果公司等盈利增長是EPS增長的主要動力,而大部分公司如沃爾瑪等,回購才是推升EPS的主要動力,后者普遍呈現出一個特點,股價的漲幅遠高于公司總市值的漲幅。
中金公司認為,作為公司內部人行為,集團或重要股東的增減持和回購動作往往會受到其他投資者的較多關注,尤其在近期多重負面因素疊加背景下 A 股市場表現相對低迷的時點更是如此。雖然接近80%的公司回購股票是股權激勵注銷的原因(還有小部分比例是盈利補償或市值管理),但在當前時點進行操作也或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公司認為當前股價已經處于相對較低的位置。
同花順數據顯示,從回購力度來看,6月以來公布回購預案的公司中,八菱科技(002592,股吧)、鵬博士(600804,股吧)、盛通股份(002599,股吧)、雷科防務、國際實業(000159,股吧)、新研股份(300159,股吧)擬回購比例占總股本的超過2%。
按擬回購資金上限占流通市值比例標準,擬回購力度居前的公司為華鐵股份、同德化工(002360,股吧)、雙箭股份(002381,股吧)、*ST東、中核鈦白(002145,股吧)、八菱科技、中來股份(300393,股吧)、日科化學(300214,股吧),均超過10%。
從估值角度看,6月以來公布回購預案的公司中,截至7月3日,共有37家公司動態市盈率低于30倍,其中19公司動態市盈率已低于20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