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玻纖:數字化智能化賦能 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證網訊(王珞)山東玻纖搶抓行業景氣機遇,順應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轉型升級的大趨勢,積極構建“數字化運營”“智能化制造”產業發展新模式,2021年交出優異的成績單。
公司1月13日發布的2021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252874.37萬元-296852.53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3289.07萬元-97267.22萬元,同比增長26.70%-48.73%。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50867.76萬元-59714.33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3630.64萬元-42477.21萬元,同比增長195.11%-246.43%,創出歷史最好水平。
數字化運營 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2021年,山東玻纖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將數字化轉型作為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積極構建“數字化運營”產業發展新模式。
公司董事長張圣國表示,山東玻纖進行數字化轉型的目的是實現企業經營管理的精益化、生產管理的高效化、運營決策的科學化,實現數據變資產、數據創造新價值,實現數字化運營新模式,全面提升企業經營和發展質量。
張圣國介紹,繼2018年建成卓意玻纖年產8萬噸數字化生產線后,公司2019年、2021年相繼高標準建成卓意玻纖年產8萬噸C-CR特種耐堿纖維和沂水廠區年產10萬噸高端制造技改項目,集中運用了一大批“專精特新”技術,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和技術裝備,集MES系統、ERP系統、PLC與DCS工業計算機控制系統于一體,實現了從訂單下達到產品生產、發貨全過程數字化管理。
“下一步,我們將以打造玻纖行業中國版的工業4.0玻纖制造企業為目標,逐步對現有生產線進行數字化技改擴能,全面建設‘管理信息化、生產智能化、運營數字化’的現代化智能智慧工廠。” 公司總經理高貴恒表示。
智能化制造 質量效率全面提升
在風電、汽車、電子等行業推動下,2021年玻纖行業景氣度提升,行業格局持續向好。山東玻纖緊抓行業機遇,充分借助資本市場支持,加快智能化技術改造,全力打造包括生產、包裝、運輸和物料配送在內的全過程的智能化生產線,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全面提升。
走進公司數字化生產車間,映入眼簾的是全自動化物流線,十幾輛智能控制AGV運輸小車自動來回搬運,大量的機器人、機械臂代替了人工作業,一團團锃亮的纖維紗經過自動稱重、自動纏膜、自動貼標、自動包裝、自動運輸被送達成品立體庫。
在卓意玻纖的中控室,占據整面墻的大屏幕實時顯示著8萬噸數字化生產線各項指標數據,并進行全流程智能監測監控,可謂一“網”打盡、一目了然。
步入引絲現場,在恒溫恒濕恒風流的工作環境下,員工們正在有條不紊地巡檢和調整作業。玻璃原料經過1600多度高溫熔化,均化澄清的玻璃液,經過銠鉑合金漏板和高速旋轉的拉絲機,再經慢拉系統實現自動“上車”,神奇地轉變成8-20微米的“銀絲”。
“智能化生產線上工作強度大幅降低,生產效率大幅提升,用工人數大幅減少,通過智能化升級改造,一名拉絲工可同時控制14臺機位。過去我們一條年產6萬噸的生產線,用工接近300人,現在一條年產10萬噸的生產線,用工減少100多人,每年節約人工成本1000萬元以上,人均產能提高3倍,人時效率、斷絲率、NE指標、能耗強度等指標也遠遠超過人工控制。”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李金保介紹。
不僅是生產線,從全封閉的粉料倉、均化倉、配料倉,直至車間的窯頭料倉,全過程物料配送均實現了智能操控,配套建設的自動化廢氣處理系統,也實現了全天候無人值守。
據悉,在公司完成技改的數字化生產線上,機器人智能系統占比80%以上,智能控制聯結設備占比90%以上,生產線人時效率大幅提升,能耗強度降低30%左右,生產成本大幅下降,綜合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