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建議 多方面精準施策加強金融隱私信息保護
中證網訊(記者 周璐璐)近些年金融用戶隱私泄露事件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頻頻發生,損害金融用戶的利益,擾亂金融市場秩序。中國證券報記者25日獲悉,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網絡空間安全與法治協同創新中心日前聯合江蘇通付盾科技有限公司針對金融隱私保護問題開展相關研究,完成了《金融隱私保護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報告。
報告認為,金融隱私信息的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對于確保金融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意義重大,需要加強頂層設計,統籌謀劃,從法律、監管、技術防護等多個方面精準施策。
一是進一步完備金融隱私安全保護的法律體系。對標國際金融隱私保護的法律制度體系,盡快出臺符合中國國情的專門金融隱私保護法律法規,補齊法律短板和空白點,推進金融隱私信息的專門化、系統化保護。
二是嚴密金融隱私保護的技術防護措施。由于金融隱私信息存在于相關數據的收集、傳輸、存儲、使用、刪除、銷毀等生命周期,相應的技術防護措施要全面覆蓋各個環節,做到萬無一失。不斷豐富金融隱私保護的技術手段,有效破解重點難點問題,為金融信息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和服務。
三是推動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強金融隱私保護制度建設。包括規范金融隱私信息的保護管理規定,細化日常操作流程、應急處理流程和預案,完善內部檢查及監督機制;嚴格金融隱私數據的收集、存儲和使用的要求,收集隱私信息遵循最小化原則等。
四是建立完善金融隱私保護監管體系。成立專門金融隱私監督機構或歸口指定相關職能機構,專職負責全國金融產業隱私信息的安全監管。創新監管模式,由以往事中、事后監管積極向事前監管轉換。進一步明確金融企業保護金融隱私的責任和義務,督導金融企業加強金融隱私保護的建設和投入,進一步嚴密金融隱私保護制度和措施。針對風控行業的數據隱私問題,建議將風險控制業務納入個人征信業務予以監管。
五是依法整治金融隱私信息交易背后的黑色產業鏈。建議相關職能部門加強對金融隱私交易黑色產業鏈的打擊,組織開展打擊整治專項行動。加強法制宣傳教育,通過典型案例宣傳,及時曝光利用金融隱私非法牟利的違法犯罪事實,并以此教育提醒金融企業加強隱私信息保護,增強民眾的隱私保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