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零容忍” 助力資本市場風清氣正
1月16日,以“中國資本市場30年”為主題的第二十五屆(2021年度)中國資本市場論壇在京召開,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在會上表示,要進一步優化監管與服務。一方面,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支持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更好地發揮創新“領跑者”和產業“排頭兵”作用;另一方面,嚴格履行監管主責主業,推動健全整體司法執法體制,落實“零容忍”的要求,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我國資本市場建設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要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需要持續優化資本市場監管“放管服”改革,打造以信息披露為主的監管制度,防止弄虛作假問題。對違法違規行為實施“零容忍”,既是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也是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要求。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放管服”目的在于市場化,零容忍目標在于法治化,市場化和法治化共同助力資本市場風清氣正。市場風清氣正的基礎上需要優化投資環境,需要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放管服和零容忍二者結合形成市場主導的資源配置優化,推進經濟增長。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20年全年,證監會系統共開出300余張“罰單”,處罰重點是信息披露違規和內幕交易。
田利輝認為,證監會嚴抓信息披露違規和內幕交易,切中市場問題所在。但是今后的違法違規行為會可能更為隱蔽,會更為復雜,會出現科技化態勢。下一步,證監會應該借助大數據監管,嚴格查處市場操縱,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同時,證監會應該積極提升服務,引導上市公司提升公司治理,實現上市公司的高質量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2020年,監管部門修改了多項法律法規,“零容忍”打擊資本市場犯罪行為。例如:2020年3月1日,修訂后的《證券法》正式施行;2020年12月26日,人大常委審議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十一)并將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法律法規的優化完善不僅更好地約束了上市公司行為,使其遵紀守法,不越雷池,而且能夠引導上市公司發展,更好地治理公司,增強核心競爭力。”田利輝表示。(記者 孟 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