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道ETF果斷出手 大資金成市場穩定器
面對外部擾動因素,上周(4月7日至4月11日)以中央匯金、中國國新、中國誠通為代表的大型國資機構集體宣布增持ETF,堅決維護國內資本市場平穩運行。隨后,中國太保、中再資產、蘇銀理財、光大理財等多家金融機構也宣布加入ETF增持隊伍。
上周跟蹤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四大核心寬基指數的ETF產品流入“天量”資金,合計凈流入額高達1500億元以上,僅4只滬深300ETF合計凈流入額就逼近千億大關。
大資金流入核心寬基ETF
上周“天量”資金流入大中小盤核心寬基ETF,跟蹤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四大核心寬基指數的ETF合計凈流入額超1500億元。
滬深300成為上周最“吸金”指數,來自華泰柏瑞基金、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嘉實基金旗下的四只滬深300ETF產品合計凈流入近千億元。中證500ETF(510500)、中證1000ETF(512100)、上證50ETF(510050)三只龍頭寬基產品上周均凈流入超百億元。
從成交情況來看,除滬深300ETF(510300)上周成交額突破600億元外,恒生科技指數ETF(513180)、恒生科技ETF(513130)上周成交額均超過550億元。
科創50ETF(588000)上周則“失血”較多,凈流出26億元。中證A500ETF基金(563360)、A500ETF基金(512050)、A500指數ETF(560610)、A500指數ETF(159351)、中證A500ETF南方(159352)等均凈流出超5億元。整體來看,中證A500ETF上周合計凈流出超40億元。
糧食主題ETF漲幅居前
上周,糧食等農業板塊表現活躍,多只糧食主題ETF上周漲超5%,位居全市場前列。廣發基金表示,在“糧食安全”的戰略背景下,生物育種產業化、自主可控加速、糧價周期反轉構成三大核心邏輯。
此外,近期國際金價接連刷新新高。在此背景下,多只黃金股ETF上周漲超3%。與此同時,黃金ETF上周大舉“吸金”,合計凈流入超120億元。其中,黃金ETF(518880)上周凈流入超70億元。國泰基金表示,全球央行購金的步伐仍在持續,全球“去美元化”的趨勢或推動金價持續上行。
上周美股市場波動加大。標普油氣ETF(159518)、標普油氣ETF(513350)遭遇重挫,集體跌逾17%。港股市場也出現顯著回調,多只港股互聯網、創新藥等主題ETF跌逾10%。銀河證券表示,投資者風險偏好下降,帶動港股回調。中長期來看,港股目前估值處于歷史中低水平,投資價值仍然較高。
A股中長期配置價值顯著
中央匯金公司明確表示,作為資本市場上的“國家隊”,發揮著類“平準基金”作用,未來將繼續發揮好資本市場“穩定器”作用,有效平抑市場異常波動,該出手時將果斷出手。下一步,將堅定增持各類市場風格的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結構。
中國人民銀行表示,堅定支持中央匯金公司加大力度增持股票市場指數基金,并在必要時向中央匯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貸款支持,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近期還有多只科創綜指ETF聯接基金宣布成立,為市場注入資金支持。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旗下上證科創板綜合ETF聯接基金募集規模雙雙超過40億元。富國上證科創板綜合價格ETF聯接基金以及招商基金、鵬華基金旗下上證科創板綜合ETF聯接基金募集規模都在10億元以上。
中長期來看,國泰基金認為,A股仍然具備較高的配置價值。一方面,我國逆周期政策空間較大,對資產價格或有正向支撐,外部風險超預期或將促使國內政策力度加大;另一方面,由于有此前的經驗,政策端對于本輪擾動因素的應對或更有針對性。往后看,隨著國內穩增長政策陸續出臺以及制造業全球競爭力的持續提升,國內經濟韌性有望延續。目前A股市場估值仍處于相對較低的位置,中長期配置價值顯著。
華泰柏瑞基金認為,市場有望重新回歸業績驅動邏輯,可關注消費、公用事業等內需板塊。若不確定性因素進一步消散,投資者對于出口和科技板塊的風險偏好可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