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像戀愛,要主動點還是被動點?
我們在微博上發起過一個小調查,關于大家的第一筆投資是主動投資類型還是被動投資類型呢?很驚訝的是,我們發現很多人并不了解自己投資類型,甚至還有男性客戶留言,以為工資被老婆脅迫購買投資產品,屬于被動投資……
那我們就從什么是主動投資和被動投資聊起。被動投資策略是錨定一只特定的指數作為目標,通過買入和該指數配置相同的成分股來復制指數的每日漲跌表現。如果把一只指數比喻為由幾百種配方組成的食譜,那么被動投資就是大廚(基金經理)按照這個食譜上每一種調料的種類和配比,力求做出一模一樣的口感。普通的被動投資通過跟蹤目標指數從而復制所跟蹤指數的表現,爭取賺取市場整體上漲的回報。
世界上的第一只被動投資基金是1976年美國先鋒公司的標普500指數基金,由指數基金之父約翰·博格爾一手打造,基金中股票的持倉就模擬了標普500指數的成分股,只有在該指數進行成分股的調整后才會相應調倉。該基金最新規模已達到了451億美元,其規模超過了國內90%的基金公司管理規模。而且管理費用也是驚人的低,僅為0.14%(申贖都免交易費,同類平均管理費為0.96%);鸬姆蓊~凈值走勢幾乎與美國標普500指數同漲同跌,平均每年的跟蹤誤差僅為0.1%左右。
在被動投資的對立面,那就是主動投資。和字面含義很接近,基金經理通過主動選擇行業、選擇個股或選擇投資時點等更為主動積極的操作方式,力求超越市場整體平均表現。主動投資基金經理就是一位不按菜譜燒菜的大廚,根據自己過往的掌勺經驗(投資研究經歷)、對于不同食物(股票)的理解和模擬判斷來燒一道自己的招牌菜,也力求口感和受歡迎度可以超過其他普通菜譜水平。
巴菲特曾多次倡導普通人參與被動投資而靜待牛市到來,很多人認為巴菲特是被動投資代言人。實際上,他自身是主動投資的信徒。其管理的伯克希爾哈撒韋的經營方式就是不斷尋找好企業,通過收購或股票投資等形式擴大業務范圍和資產規模。過往55年即使也存在短期滑鐵盧的情況,但長期賬面回報達1.1萬倍,股價的漲幅超2.47萬倍,年化回報達20.5%,同期的指數年化回報僅為9.7%。
無論主動還是被動,耐心都是獲得好回報的基礎。從上述來看,無論是何種投資方式,好產品或好管理人在時間加持上,都有機會帶來不錯的回報。也因此,對于基金產品的選擇考察,需要從中長期維度進行考量。而對于你,也需要懷著同樣的耐心和期待。就如我們常說的,好的投資時間能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