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明陽集團董事長張傳衛:構建高質量現代化鄉村能源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董事長張傳衛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億萬農民既是能源的生產者又是消費者,更是綠色能源的受益者。建議把新能源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新動力,并通過創新模式使之成為鄉村基層組織和經濟實體可靠、可持續的經濟體系。
鄉村發展新能源空間大
我國是人口大國,鄉村振興必將加速農業農村的電氣化、信息化和工業化步伐,也將帶來農村能源需求爆發式增長。目前我國鄉村能源結構和供應體系仍以化石能源為主,難以支撐鄉村振興建設和快速發展,也給美麗鄉村生態環境造成巨大壓力。
“收入最低的農民群體,卻在消費最貴的能源。”張傳衛認為,農村電價貴的原因有三個:一是遠距離輸送,投入大;二是遠距離輸變電損耗大;三是運營成本高。用電成本已成為農民生活和農產品深開發、鄉村經濟包括工業生產的重要成本。
“要實現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不斷增長的要求,清潔、高效、安全的新能源發展空間巨大。”張傳衛提出,當前的農村能源供給,無論從數量還是結構、品質上,都與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發展要求不相適應。
推動鄉村振興發展
張傳衛表示,我國農村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可開發潛力分別超過15億千瓦和1億千瓦。這不僅可以完全滿足未來農村新增電力需求,且全都是清潔能源,能夠極大地提升電力自給率,促進能源結構優化轉型。
張傳衛提出,風光能源應該成為農村鼓勵和加大加快開發的清潔能源,成為鄉村振興的主體能源。同時,鄉村新能源布局要盡量就近建設,減少長途輸送,解決就地消納問題,實現價值鏈延伸,使農村百姓首先分享新能源帶來的普惠。
張傳衛表示,新能源開發建設可以成為一種創新的經濟收益模式,通過鄉村綠色低碳能源建設為中國“碳達峰、碳中和”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