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A股可投性 夯實市場“穩”之基
新增上市公司中近八成來自科創板、創業板及北交所;A股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數量占比過半;全市場分紅、回購雙雙達到歷史峰值水平……新“國九條”實施一年來,資本市場服務科創質效明顯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和結構趨于優化,投資者回報機制持續完善,A股可投性與吸引力有所增強。
專家認為,聚焦提升A股可投性,資本市場改革正從“入口端”嚴把上市質量,壯大優質公司群體;從“出口端”完善退市機制,加速劣質企業出清;從“投資端”豐富投資標的,滿足多元配置需求。隨著A股可投性增強,穩定資本市場也將信心更強、底氣更足。
提質增效 更重回報
擁有一批高質量的上市公司是市場穩定的基礎。一年前,新“國九條”明確“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投資價值”的基調;一年來,上市公司質量和結構得到優化,可投性更高。
——發展動能更新。新“國九條”發布以來,A股新增上市公司近百家,其中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新增上市公司75家,占比近八成。A股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數量占比過半,先進制造、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涌現出一批龍頭領軍企業。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表示,支持更多優質創新企業上市,已成為進一步提高A股市場可投性、進而穩住股市的關鍵所在。
——基本面更穩。以滬市為例,上交所3月下旬披露的數據顯示,三年來,滬市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復合增長率分別達8.44%和8.87%,其中科創板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復合增長率分別達24.26%和10.19%。今年,上交所出臺新一輪推動提高滬市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計劃,力爭通過三年努力,進一步擴大在主動服務國家改革發展大局、經營業績、科技創新、回報投資者及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表現優異的上市公司群體。
——回報意識更強。2024年全市場分紅達2.4萬億元,金額創歷史新高;上市公司實施股份回購近1500億元,創歷史新高,投資者回報機制不斷完善、回報意識持續增強。
高盛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付思認為,新“國九條”發布后,上市公司回購、增持、分紅力度均達歷史峰值,不僅受到全球投資者關注,更在當前高波動環境中凸顯配置價值,具備穩定現金回報能力的優質企業正獲得更多市場認同。
固本強基 政策驅動
A股投資價值的提升,離不開上市公司的主動作為,也得益于固本強基的政策驅動。
“支持科技十六條”“科創板八條”“并購六條”等文件出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公布,上市公司走訪覆蓋面提升……夯實價值這一投資基礎,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推出,鼓勵引導上市公司提高質量與回報。
堅持“申報即擔責”,加強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監管,將上市前突擊“清倉式”分紅等情形納入發行上市負面清單……守護真實性這一生命線,一系列踐行嚴監嚴管的行動落地有聲,持續推動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
構建資本市場防假打假綜合懲防體系,進一步嚴格強制退市標準,精準打擊各類違規“保殼”行為,加大證券糾紛特別代表人訴訟制度適用力度……筑牢大投保這張防護網,相關部門綜合運用支持訴訟、示范判決、專業調解、代表人訴訟等方式,更好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努力推動投資意愿不斷提高。
“政策從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更好保護股東利益等多個領域入手,彰顯了扶優限劣的鮮明導向,全方面推動了A股可投性的改善。”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劉晨關注到,一批講誠信、懂規范、重回報的上市公司正脫穎而出。
政策有望繼續加碼。證監會主席吳清此前表示,將抓住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這個“牛鼻子”,引導和督促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進一步提高透明度,加大分紅、回購力度,落實市值管理責任,不斷提升投資價值,為投資者創造長期回報。
綜合發力 深化改革
專家認為,在外部壓力與內部轉型背景下,需從入口端、出口端、投資端綜合發力,持續推進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提高A股上市公司和機構產品的可投性,夯實資本市場“穩”的基礎。
在入口端,要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中國人民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吳曉求說,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要關注上市公司的成長性、競爭力與投資價值。這是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基石,也是改善投資者預期的關鍵前提。
機構人士預計,科創企業將成為A股上市的主力軍。近期監管部門釋放了積極信號,展現出對科技創新企業上市的支持。
在出口端,應鞏固深化常態化退市機制,暢通多元退出渠道,加強退市后監管。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田軒建議,進一步完善強制退市標準,持續優化退市流程,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轉板通道建設,為企業主動退市提供必要的承接和支撐安排。同時,決不允許“一退了之”,要通過立體追責等,為投資者獲得賠償救濟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在投資端,需在提高上市公司可投性的同時,進一步豐富寬基指數和ETF產品體系,更好滿足投資者多樣化投資需求。鵬揚基金副總經理李凈介紹,公司將圍繞核心寬基類、特色行業主題類、策略類、債券類、商品類等多個維度擴大場外指數、指數增強和ETF的創新產品供應,更好滿足各類中長期資金配置核心資產、捕捉結構化市場機會等多元化投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