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利資產上演“縮圈”游戲 資金逆勢抱團何去何從
近期,紅利資產行情呈現分化態勢。盡管部分品種表現不盡如人意,而銀行、公用事業等個股走勢偏強,逐漸成為紅利資產行情“縮圈”后的重要陣地。近日,多家銀行股刷新股價歷史紀錄。
業內人士分析,本輪紅利品種定價本質是“價值派抱團”,如果說銀行股上漲背后是被動多頭資金的崛起,那么對于公用服務(公用事業和通訊運營商),其定價背后更多是主動多頭資金的因素。
對于這一輪紅利資產“縮圈”,資金更青睞類債型低波品種,業內人士表示,這顯示著當前市場風險偏好較低。近期類債型低波品種的超額收益水平開始收斂,也顯示市場正在尋找新方向。
部分紅利品種連創新高
近期,銀行板塊持續抬升,在持續分化的紅利資產當中走出一波亮眼行情。Wind數據顯示,8月27日,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集體漲超1%。
受此影響,截至8月27日,匯添富基金、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南方基金、天弘基金、華寶基金、鵬華基金、華安基金旗下的中證銀行ETF以及富國中證800銀行ETF,9只銀行主題ETF今年以來漲幅均在28%左右,在全市場所有ETF(不包含今年成立的產品)中位居前列。
除銀行股外,8月27日,受國際油價上漲以及龍頭公司業績報喜等利好因素影響,石油石化板塊普遍走強,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海油集體漲超2%。作為今年同樣持續走強的紅利細分方向,上述石油石化龍頭獲得了公募產品的積極布局。
以中國海油為例,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該股已被近500只公募基金重倉持有,其中上百只基金將其作為第一大重倉股;而2023年末重倉中國海油的基金數量僅有200余只。今年7月,中國海油的股價創下了自2022年4月上市以來的歷史新高,截至8月27日,中國海油今年以來漲幅逾40%。
水電龍頭長江電力股價同樣也在今年7月創下歷史新高。截至二季度末,長江電力也是最受公募基金青睞的紅利資產代表之一,重倉持有長江電力的公募基金數量多達700余只,相比2023年末增加近200只。并且今年一二季度,長江電力持續獲得公募基金加倉,增持數量分別為逾3億股、2億股。
資金面是重要驅動因素
在縮量整理的市場環境下,市場風險偏好再度降低,越來越多的資金選擇抱團紅利資產,進行避險。海通證券認為,在市場出現明確的新方向之前,以銀行股為代表的紅利資產抱團或將持續。
國投證券策略團隊表示,銀行板塊的上漲因素或許不能夠僅用紅利資產受青睞做出解釋,更準確地說,這是近年來以滬深300ETF為代表的權益被動式資金大發展所帶來的直觀定價現象,銀行股特別是國有銀行股上漲更多是與滬深300ETF按照一定比例進行配置,同時沒有明顯拋壓等交易因素相關。
興業證券策略團隊同樣認為,從基本面的角度或無法有效解釋銀行板塊上漲,資金面可能是更重要的驅動因素。一方面,險資大幅流入,為銀行板塊帶來增量資金;另一方面,今年流入的資金主要加倉滬深300ETF,銀行業作為滬深300指數第一大權重行業,會顯著受益。
隨著紅利資產行情逐漸分化,包括銀行以及公用事業等在內的細分方向逐漸成為紅利資產“縮圈”后的核心投資標的。在國投證券策略團隊看來,資金抱團行為不排除正在逐步推動紅利資產核心品種進入“泡沫化定價階段”的可能。
某大中型基金公司的權益投資部總經理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市場之所以還愿意為這些紅利品種“買單”,其實看中的還是其穩定的分紅表現,“比如這些公司目前的分紅比例可能并不高,未來很可能會進一步提升。另外,以部分水電公司為例,未來盈利水平的穩定性較強。相反對于那些盈利并不穩定的公司而言,市場很難給出相應的估值。”
“我們可能需要意識到,相當一部分紅利品種或難以回到高位,基于周期和成長邏輯的分紅定價邏輯出現不確定性,而基于穩定現金流且凈資產收益率(ROE)中樞上移的分紅邏輯仍獲得追捧(即公用事業、電信服務)。”國投證券策略團隊表示。
市場風格有望轉向
對于這一輪紅利資產“縮圈”向類債型低波品種下沉,興業證券策略團隊認為,這顯示著當前市場風險偏好已到了較低水平。近期部分類債型低波品種的超額收益水平開始收斂,也顯示了市場正在尋找新方向。一方面,各項刺激寬松措施已密集落地、加碼;另一方面,三季度市場情緒大概率好轉,當前市場對于經濟的預期出現企穩跡象,后續或進一步改善。
此外,興業證券策略團隊觀察到,今年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季或成為市場風險偏好提升的時間窗口,由于市場風險偏好較低,市場出現新亮點后可以獲得資金的有效挖掘。并且,作為今年最重要的增量資金之一,近期ETF加速獲資金流入,也將進一步對市場形成支撐。
興業證券策略團隊預計,后續市場風險偏好將緩慢爬升,市場情緒修復的時間窗口或在近期出現,市場風格將從防御轉向高景氣、高ROE標的,大盤龍頭品種的貝塔因素有望進一步受到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