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700億元凈流入 寬基ETF獲資金持續加碼
上周市場震蕩,依靠最后一個交易日的強勢表現,港股通相關ETF周漲幅居前。與此同時,國防軍工、農林牧漁板塊調整,相關ETF周跌幅居前。上周(4月14日至4月18日),上市ETF整體資金凈流入超700億元,全市場ETF規模突破4萬億元大關,其中寬基ETF顯著吸金,伴隨資金持續流入,滬深300ETF總規模重新回到1萬億元以上。展望后市,機構認為,中國資產在多重優勢支撐下韌性明顯;接下來,基本面有望成為市場主要的定價因素。
大盤寬基產品交投活躍
上周市場震蕩,上證指數上漲1.19%,深證成指下跌0.54%,創業板指下跌0.64%,滬深300指數上漲0.59%。全市場1000余只上市ETF中,有542只漲幅為正。
4月18日,港股通相關ETF大幅上漲,港股通50ETF(159712)、港股通100ETF(159788)、恒生ETF港股通(159312)等批量漲停。依靠最后一個交易日的強勢表現,上周港股通相關ETF周漲幅居前。上周國防軍工、農林牧漁板塊調整,糧食50ETF(159587)、國防ETF(512670)、糧食ETF(159698)等周跌幅居前。
在成交情況方面,上周大盤寬基產品成交持續活躍。其中,作為新銳寬基ETF,跟蹤中證A500指數的ETF產品成為上周交投最活躍的指數基金,A500ETF易方達(159361)等跟蹤中證A500指數的ETF產品合計成交額超過900億元。
港股科技及互聯網板塊成交持續火熱,恒生科技ETF易方達(513010)、中概互聯網ETF(513050)交投活躍。
從單只ETF來看,銀華日利ETF(511880)、30年國債ETF(511090)、華寶添益ETF(511990)、短融ETF(511360)、政金債券ETF(511520)等貨幣和債券型ETF周成交額居前。
增量資金持續入市
資金流向方面,上周,上市ETF整體資金凈流入超700億元。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18日,全市場ETF規模突破4萬億元大關。
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科創綜指等寬基指數上周的資金凈流入額居前。
其中,滬深300ETF易方達(510310)等跟蹤滬深300指數的ETF獲資金大舉流入,一周資金凈流入額達324.85億元。伴隨資金持續流入,近期滬深300ETF規模持續增長,總規模重新回到1萬億元以上。
與此同時,機構仍在持續布局ETF新產品,更多增量資金有望持續入市。
4月14日,首批中證全指自由現金流ETF集體開售。華泰柏瑞、博時、華富、工銀瑞信、平安、大成、華安、方正富邦、南方等9家基金公司旗下中證全指自由現金流ETF同日開啟募集。
此外,4月15日,永贏基金上報上證科創板綜合價格增強策略ETF。在此之前,易方達上證科創板綜合增強策略ETF、嘉實上證科創板綜合增強策略ETF、銀華上證科創板綜合增強策略ETF的上報申請也獲監管接收。
4月14日至4月15日,華夏基金、國泰基金陸續上報了創業板人工智能ETF聯接基金。4月以來,還有華安基金、招商基金、大成基金、富國基金等多家公司上報了創業板人工智能ETF。
中國資產韌性明顯
展望后市,機構認為,中國資產在多重優勢支撐下韌性明顯;接下來,基本面有望成為市場主要的定價因素,可關注內需消費、科技等主線。
易方達基金的基金經理林偉斌表示,4月A股上市公司密集公布2024年年報與2025年一季報,從歷史情況來看,基本面有望成為市場的主要定價因素,業績穩定、現金流充沛的高質量藍籌資產與高股息資產有望迎來較好的投資機會。在具體標的方面,可以關注A股高質量龍頭資產與高股息風格的代表性指數——中證A50指數與中證紅利指數。
嘉實基金表示,美國關稅政策反復,給全球經濟和資本市場造成的擾動仍在延續,中國資產在多重優勢支撐下韌性明顯。面向未來,“內需消費崛起+科技自主可控”成為核心主線,無論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定調,還是近期有關部門釋放的強力信號,一系列“穩增長”表態和組合拳接連出擊,兩大核心主線已吸引資金逢低布局。
具體來說,在內需消費方面,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及“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4月7日以來,有關部門重磅發聲釋放明確信號,提振國內消費或將迎來超常規力度。在科技方面,部分關稅豁免暫緩相關產業鏈短期壓力,產業升級趨勢明確,自主可控全面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