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4日,上交所公布科創板第一屆上市委員會、第一屆咨詢委員會和第一屆自律委員會委員名單。
-
上交所4月4日發布施行《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公開發行自律委員會工作規則》。上交所表示,制定該《規則》旨在規范科創板股票發行活動,引導市場形成良好穩定預期,保障科創板穩定健康發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

瑞銀證券總經理錢于軍日前接受了中國證券報記者的采訪,為我們闡釋了瑞銀證券對于科創板和對于中國市場的看法、做法。錢于軍說,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無論是對于中國經濟發展、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還是對于券商行業,都有著深遠影響。
-
截至4月2日,上交所已受理37家企業的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申請。投資銀行未來應轉變以往思維,對外要挑選合適項目、聯合戰略合作伙伴、設定恰當發行價格,對內要協調各部門資源、向綜合型投行進軍。
-
招股書申報稿顯示,瀾起科技擬公開發行不超過1.13億股,募集資金23億元將用于新一代內存接口芯片研發及產業化等3個項目。分析人士認為,在“保薦+直投”模式叫停后,券商直投業務轉型,私募子公司通過股權投資市場,科創板為券商直投帶來了戰略機遇。
-
截至4月1日,已有31家企業的科創板上市申請被上交所受理,其中3家已接受了問詢。
-
-
近日,申萬宏源證券承銷保薦有限責任公司(簡稱“申萬宏源承銷保薦”)戰略業務部負責人屠正鋒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對于科創板企業的篩選、培育、保薦上市等工作一直在做。屠正鋒表示,應對上述變化,公司投行業務目前已經按行業分工,完成了組織架構改革。
-
-
-
相關統計顯示,截至4月1日記者發稿,科創板受理企業中77.4%曾獲VC/PE機構投資,超過2018年VC/PE參與中企IPO的滲透率水平。對于私募股權投資市場來說,一方面機構將更多關注“硬科技”企業,另一方面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立有利于機構退出途徑多元化發展。
-

科創板首批受理企業江蘇北人被質疑其只是為工業機器人提供系統集成服務,“科創含量”能否達到科創板的要求。招股書顯示,目前江蘇北人的第一大股東朱振友持有30.43%股份,第二大股東為持有9.65%股份的上海涌控投資,林濤作為第三大股東持有8.20%的股份。
-
微芯生物、科大國盾、安翰科技、中微半導體和安集微電子2018年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均在20%以上,分別為28.51%、28.32%、24.96%、24.65和21.64%。值得注意的是,有3家申報企業的近3年整體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低于公司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提供的行業平均數據,分別為二十一世紀空間、華興源創和深圳貝斯達。
-
大連市29日舉行企業科創板上市培訓會,邀請上交所、中信建投證券專家分別就科創板有關政策和業務規則等進行解讀。大連證監局局長于海聯表示,要深化對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重大意義的認識,加深對相關制度規范的理解,動員、支持并推動更多符合條件的大連科技創新企業參與科創板并利用資本市場發展壯大。
-
中國證券業協會主辦的2019年一季度證券基金行業首席經濟學家例會28日在京召開。與會專家認為,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應加大對中小股東權益的保護,嚴厲打擊欺詐造假、惡意炒作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大違法違規成本。
-
3月28日,上交所受理兩家公司提交的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申請,分別是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和杭州鴻泉物聯網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保薦機構分別為興業證券和東方花旗證券。福光股份屬于儀器儀表制造業,鴻泉物聯屬于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據公司披露的材料,兩公司均具有較強的科技屬性。
-
PE等投資機構正在逐鹿科創板。不過,在新的上市標準、定價及交易機制等制度安排下,機構投資邏輯悄然生變:從“搶項目”演變為“邊搶邊選”,從首先關注市盈率和凈利潤演變為重點研究新興行業。新的“淘金”之路上,高智力競爭成為主旋律。
-
3月28日,在上海舉行的申萬宏源?科創板專題研討會上,申萬宏源研究副總經理、策略首席分析師王勝表示,假定整體市場環境影響中性的情況下,預計首批科創板公司破發概率小,超額配售(綠鞋機制)行權概率大。未來,科創板漲跌幅限制放寬到20%將有效減少漲跌停個股數量,提高價格發現效率,特別是成長股。
-
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簡稱“協會”)微信公眾號3月27日消息,3月22日,協會公募基金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在江蘇省無錫市召開了2019年第一次會議。專委會認為公募基金是科創板的重要機構投資者,對助力科創板發展可起到重要作用。
-
3月27日,上交所發布第二批共8家科創板上市企業申請受理名單。上交所強調,在受理環節,僅是對企業申請文件齊備性、中介機構資質等的核對。對于目前市場各方較為關注的科創企業屬性等情況,將會在審核問詢中予以重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