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湖基金廖韜:中國信用債市場容量廣闊
12月1日,在“重構與機遇——2024海外投資發展論壇”上,嵐湖基金管理合伙人、基金經理廖韜表示,在全球市場動蕩與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中國信用債市場憑借其低違約率與廣闊容量,已成為全球投資者實現風險分散與收益穩健的重要工具。
優選高流動性品種
據廖韜介紹,嵐湖基金專注固定收益領域投資,投資業務覆蓋境內外債券市場,尤其專注于信用債投資,力爭幫助投資者實現資產的長期穩定增值。他認為,投資信用債的核心在于把控信用風險,而這不僅依賴于發行主體的基本面,還需要深入考察其經營情況、股權結構及外部融資能力,每一個細節都值得關注,包括短期流動性壓力、償債能力以及資本市場對發債主體的反饋。
對于流動性較差、債務壓力較大的企業,其信用風險更高,融資成本也會隨之攀升,通常只能發行短期債券。這類債券收益率雖然較高,但風險較大,不適合穩健型投資者。而資質優秀、流動性充足的企業發行的債券,其利率卻又較低,投資價值有限。因此,投資者需在風險與收益之間尋求平衡,優選既具流動性,違約風險又較低的品種。
在他看來,中國信用債市場整體違約率極低,投資空間十分廣闊。從歷史數據來看,中國信用債市場的違約率遠低于國際水平。“分結構來看,我國國有企業發行的債券占比高達98%,過去30年中,國有企業債券的違約率僅為0.12%,即便將所有非國有企業債券納入統計,整體違約率也僅有0.5%左右,顯著低于歐美及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大部分債券由于背靠國有資本,違約率極低,已成為機構投資者穩健配置的首選。”
債市收益率水平趨降
廖韜認為,中國債券市場正進入低收益率周期,對債券管理人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自2022年起,中美利差出現倒掛,這種情況在此前極為罕見,這直接導致了國內債券收益率持續走低?!皬倪^去兩位數的債券收益率,下降到現在優質債券收益率僅有2%至3%的水平,資質較差的品種也僅有5%至6%。與此同時,銀行存款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大幅下降?!?/p>
未來,地緣局勢緊張和美聯儲政策變動可能會推高通脹預期。此外,經濟進一步修復仍需時間,中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可能維持低利率,甚至有進一步降準的空間。對此,廖韜建議:“即便國內債券只能提供4%至5%的收益水平,但通過適當配置海外債券,可以將整體收益增厚1至2個百分點。例如,國有企業在海外發行的債券不僅信用可靠,還能為投資者提供更高的收益。配置這類產品不僅幫助發行人增加了海外流動性,也為投資者創造了額外的收益空間?!?/p>
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不僅為國內機構提供了廣泛的投資機會,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海外機構參與。未來,隨著中國債券市場進一步開放與創新,海外機構進入中國市場以及國內機構出海都將進一步推動債券市場發展。從我國財政部在中東地區發行美元計價的國債受歡迎的情況來看,未來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機構會持續增加配置“中國信用”。